“我发现了三种粮种,荒田亩产少说也会有六石,十五石,二十石的产量,不知皇兄认为如何?”(石古代的计量单位,一石大约如今的100多斤)
林烯的一句话让李承乾和李泰都惊呆了,二十石是什么概念,早知道如今大唐最好的良田也不过亩产二石,如今林烯却说发现了可以荒田种植亩产二十石的粮种,如果林烯所说的属实,那么从此以后大唐将再无饥荒之年。
李承乾声音有些颤抖:“羽弟,所说可有依据。”
“这如果是真的,此事关系我大唐国运”
李承乾和李泰身为大唐的皇子,当然明白亩产近二十石的粮种对于大唐代表着什么,李世民更是近些年来为粮食不足伤脑筋。
若真有此等高产粮种,这可是天大的幸事
林烯看着紧张的二人,暗自偷笑“没见识”。
不过也理解二人的心情,不在鼓弄玄虚道:“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粮种适应大唐的气候环境,那么产量还会往上提一提。”
在林烯肯定了这一事实后,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二人说什么也要立马看一看这神奇的粮食。
无奈,林烯只好带着二人来到自己的尚德殿。
殿后,林烯特意空出一片土地专门种植了一些蔬菜,平日里让环儿精心照料。在一旁,林烯种下的几十株玉米在夜风中摇摆,旁边是已经爬到路边的寒瓜和南瓜,再一边就是土豆和地瓜的秧苗!如今已经是八月末,再过几日就都可以可以收获了!
可惜林烯种下不少,唯独只存活了这些!要想普及如今的大唐,恐怕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看着园子里的各种作物,李承乾和李泰每样都好奇的不得了,林烯也给他们耐心的解答。
此时的二人不由感叹,“若几种粮食能普及大唐,就再也不会像贞观二年发生蝗灾那样使得百姓流离失所,也不会像今年六月一样因为吐谷浑劫掠鄯州,紧接着七月河南道一带又发大水,让耶耶为粮食愁苦,从此大唐将永无粮患!”
林烯看着因为看到实物,眉开眼笑的李承乾和李泰,出声:
“如今我等就待重阳节那日将这三种高产的粮食献给阿耶便好。”
李承乾和李泰却面露犹豫,李承乾:
“羽弟,此番几种粮种都是你的功劳,我和青雀不能贪图。”
李泰也道:
“确是如此,我和大哥在其中无半点付出,怎可白占羽弟的辛劳!”
二人明白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礼物那么简单,这些都是可以改变大唐如今格局的祥瑞。
林烯闻言正色:
“大哥,四哥不必如此,我虽只是陛下和母后的义子,但我毕竟是叫一声兄长,两位哥哥自待我如血亲,那么我等兄弟之间还在意一点功劳么?更何况功劳太大的话,也会引来朝中大臣的猜忌,毕竟小弟的身份有些尴尬。”
李承乾听着林烯的话,神情不悦:
“羽弟,胡说些什么!你身为陛下和母后的义子,生母是当今大唐的四妃之一,自己更是大唐如今的秦王,怎会尴尬,整个大唐又有几人能尊贵于你。”
倒是李泰翻了翻白眼冲着李承乾道:
“好啦,我的大哥,这里只有我们兄弟,何必说那些场面话!”
“羽弟所说的确是事实,前日他刚刚因功加封秦王,我们虽然不知何等的功劳,但想必也不是那么简单,要知道因为羽弟年少阿耶没有派遣实职,可若再独自立下这泼天之功真的有些太过耀眼了,难保以后朝中诸臣不会动一下不该有的心思。”
林烯趁着李承乾听李泰的话后在低头思考,忙加了一把火道:
“四哥说的没错,我的愿望就是看着大唐能够有一天真正的立足这个世界之颠,有生之年我等能为大唐立下万事之基,这点功劳又何分彼此!”
李泰和林烯的话让李承乾的脸色缓和了不少,确实,林烯身为大唐皇子,虽然没有皇家血缘,可毕竟也是皇子,特别如今楚妃待产,不知是皇子还是公主,一旦有心人推波助澜免不了惹出些风浪!
“既然如此,我和青雀就却之不恭了。”
看着扭捏的李承乾,李泰和林烯相视一笑,没办法从小被无数眼神盯着的李承乾,养成了什么时候都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人真心受不了!
“不过,羽弟如今我大唐威震四方,万邦来贺,难道还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么?”
接下来李承乾的问话让李泰也再次看向林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