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妈,我以后不会再让你操心了”张浩拍着母亲的手郑重道。
这是张浩第一次给母亲一个一辈子的承诺。
“噗,恐怕你娶媳妇的时候还得我操心,等有了孙子的时候我更要操心。。”王桂花数着指头一一道。
“打住打住,妈你这也扯得太远了,行了明天还要上学,我去写作业了”张浩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果断撤离现场。
看着落荒而逃的儿子,王桂华蜡黄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孩子,那不是必须要面对的吗?”不过儿子的变化,确实让她心里的石头安全着地了。
坐在床沿,看着桌子上厚厚的一沓书本和学习资料,“十年寒窗,饱读诗书,只为求的功名,现在看来不论哪朝哪代都千篇一律。好在我自小修炼内家功法,耳目聪慧,过目不忘,应付这等考试应该不难”
“语文,嗯小意思,倒是没想到苏轼有这么大的名气,早知道多讨要几幅字画了。”
“数学,大宋倒是略有涉猎,但这般深入研究倒是没有,好好看看”
“英语?曾几何时的蛮夷之言,居然可以登大雅之堂,实在是。。。。”
“理综,苏颂那老小子倒是这方面的高人”
“算了我看我还是从头看吧,这基础确实说不过去啊”于是乎张浩再次找出高一的学科书本回到了过去的彻夜苦读,对于他来所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王桂华看到儿子如此勤奋别提多高兴了,自己没本事挣钱,请不起家教老师,只能靠儿子自己努力了。
这一夜张浩复习到凌晨三点才睡下,王桂华看在眼里却也并未理会一二。
第二天早上,王桂华起来替儿子做早餐,却发现儿子早已不在,还以为又想不开,开门出去,开发现,一个身影在不宽的街道上练着什么,好像是武术吧,以前却从未有过,也许是心血来潮吧,安下心来的她,拿着鸡蛋给儿子做荷包蛋去了。
张浩上的汉南第三十六中学是汉南市底子相对较差的学校,大部分是打工子弟和买不起学区房的子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说着这样那样的方言,简直就是一个大杂混,但就是这样一个学校,也有其奇葩和吸引人的地方。
张浩凭着原主人的记忆走在去学校的路上,目光四处打量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一路三五成群的学生对着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显然他跳河自杀的壮举已经天下尽知了。
“那就是高三二班的张浩吗?”
“就是他哦,听说他昨天自杀未遂”
“啥叫自杀未遂,是自杀了,有活过来了,妈卖批”
“滚犊子,死了还能活过来哈?那啥玩意儿,你给我站到街上,让车撞死,我看你能活过来不?”
“谁知道呢?总之这家伙自杀了是真的”
“俺也听俺爸妈说起过这事,只是没想到他居然跟没事人屎的来学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