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子铁匠铺是个百年老铺子,最早是王胡子开的。王胡子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他后来找了个姓郭的女婿,打铁的手艺传给了女婿,王胡子死了后,郭胡子就把铁匠铺子接了过来。”
王大壮问:“为什么叫王胡子呢?是不是姓王的那个铁匠一脸络腮胡子?”
“确实一脸络腮胡子,看上去跟马克思似的。”老汉说话挺幽默。
“姓郭的为什么也带胡子两个字呢?难道女婿和老丈人一样,也长满一脸络腮胡子?”
“错了,女婿脸上干干净净,一根胡子也没有。”
“那,为什么叫郭胡子呢?”
“要说王胡子这女婿真不错,懂得感恩。他老丈人走了后,郭胡子把铁匠铺继承了下来,他很用心,打铁手艺不但不比王胡子差,相反,在用料和淬火上有一些改进,比老丈人水平还超出很多,本村以及附近很多村庄的村民们都去找郭胡子打农具,有句话咋说的来,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配钥匙的老汉平日没个陪他说话的,这下逮住王大壮,就唠上了,“后来,大家伙都劝郭胡子,既然王胡子不在了,不如把铁匠铺改成郭胡子铁匠铺吧。本来很正常的一句话,谁知,郭胡子生气地说,做人不能忘本,王胡子铁匠铺的名号永远不能改,今后,谁再提改名的事,别怪我不客气。再后来,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的决心,他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郭胡子。”
陈刚呵呵一笑:“还真是有趣啊,郭胡子本名叫什么名字呀?”
“谁知道啊,郭胡子郭胡子叫时间长了,都知道毛家坪村有个郭胡子,他本名却没人知道。”
王大壮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铁匠铺终于找到下落了!郭胡子乃性情中人是也,我王大壮最欣赏这种人。没说的,这人品德高尚,手艺绝对杠杠的!陈刚,咱们现在就去毛家坪拜访打铁模范郭胡子去。”
弄明白毛家坪地址后,陈刚和王大壮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毛家坪而去。
毛家坪在与街里镇相邻的另外一个乡镇,距离县城不到30KG。20分钟后,出租车在毛家坪村口停住了。
陈刚和王大壮从车上下来,站在村口一看,毛家坪村庄不大,规划的很整齐。村前有一个水塘,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优哉游哉地游来游去。
郭胡子果然很有名气,随便找个村民一问,对方马上伸手朝一个胡同口一指:“向前直走,大门外挂了块‘郭胡子铁艺加工厂’的就是他家。”
郭胡子铁艺加工厂?
两人揣着疑问,按照该村民指引的方向走去,果不其然,走了不到50米,就看见一大门前,竖一木杆,上面挂一木牌,上面写着“郭胡子铁艺加工厂”8个字。
上前敲门,门马上就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年轻小伙子,不等陈刚和王大壮自我介绍,对方就先开口了:“一帆风顺做好了,是迟局长让你们来的吧?巧了,我爹刚做好,请进来吧。”
一句话让陈刚和王大壮都有些懵逼,什么一帆风顺?迟局长?
不等两人开口询问,小伙子很热情地引着进了大门,同时冲里面喊了一声:“爹,拿一帆风顺的来了。”
旁边一间屋内传出一声洪亮的声音:“郭伟,你把客户带进来吧,还差最后一撇,马上就好了。”
陈刚和王大壮带着疑惑,跟在叫郭伟的小伙子身后,进了屋。
只见屋正中央,放一长形条案,一个红脸汉子正聚精会神伏案工作。
所谓工作,就是加工铁艺。只见条案上有四个字“一帆风顺”,这四个字用铁艺制作而成,粗粗看去,字龙飞凤舞,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