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九站在原地,保留着挥动铁棍的动作,颈项两侧,鲜血流出,渐如泉涌。
当!
铁棍落地。
郭九满脸解脱的轻松,伸手摸了摸脖子上的伤口,眼神古怪的望着柯武,点点头,涩声道:“果然……一招就够了……呵,厉害。”
话音落地,郭九双目一闭,往后就倒。高大的身形,溅起了比别人更多的尘土。
明教六**王之一,碧波蛇王,殁。
柯武还剑入鞘,神情轻松。
没人知道,他此刻两个太阳穴正咕咚咕咚的乱跳,双眼隐隐发胀。
用脑过度的后遗症。
“岱宗如何这种剑法,真不是人玩的啊!”柯武内心悲嚎。
林老头传他的法门,等于一套反复却清晰的公式,只要解读、代入相关项目数值后计算出答案便可。他虽然是初学乍练,但毕竟是后世题海战术混出来的选手,自信应该是非常有优势的。
但真正用起来才知道,那真是一步一算,算的脑细胞发烧啊!
这剑法的牛叉之处在于,你代入公式的项目越多、数值精准性越高,答案便越准确,换言之就是剑法杀伤力越大。
之前匆匆计算,一剑毙杀耿非,其实侥幸成分倒是居多,耿非实在太过轻敌,招式用的几乎未留余地。
但是侥幸这种事,可一不可二,郭九眼睁睁看着耿非被杀,动起手来绝不会有丝毫大意轻敌的可能。
所以柯武从一开始,就已经在算了。
他杀死了耿非,强势登场,声势令人,敌寡我众,优势倒转。这时候,郭九没有选择抢攻,而是摆出了戒备姿态,这说明,第一,他的武功应该与耿非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就算强一点,也绝对强的有限。因此耿非的死才会让其足够震慑,进而放弃即将拿到的人头(萧天云),全神戒备。第二,他轻功多半不算好,对于转身就跑没有足够信心。
在得到这些情报后,柯武故弄玄虚,大言不惭的将唐门、林老头的战绩全部挂在自己身上,做出一副轻描淡写横扫法王界的姿态,加重了敌人的不安,逼出对方决死之心。
死志一生,出手必然毫无保留,在提高了危险性的同时,其实也减少了灵活性。
继而,他又针对郭九“百死无悔”的慷慨陈辞大加驳斥,打击对手精神层面的自我感动,削弱对手斗志。进一步降低对方招式变化的灵活性。
随后又故意露出对方很有可能认识的湛卢剑,激起对方内心深处的恐惧,使对方彻底生出不可战胜的感觉。在这里还取得了意外收获:郭九弃拳用棍。
铁棍虽然是重兵器,对付长剑有一定优势,但重兵器的变化性无疑要比拳法逊色许多。
在每一步的进程中,柯武都全神贯注的观察和计算,最终得出足以一击毙命的攻击方式:选择在对方极度悲观并紧张的情况下,以“席卷千军”这样声势猛烈的招式作为虚招,逼对方毫不留力的奋起一棍迎来,自己则施展轻功移到侧面,一剑杀之。
这貌似轻松简单的一剑背后,是无穷的计算和用心。
也怪不得林老头会被聂珊珊生生拖到油尽灯枯。
本来岱宗如何这剑法就像是一套软件,其威力除了软件本身,其实对硬件也非常倚重,柯武的内力、轻功比之林老头高出不知凡几,加上年轻体力好,题海战术苦练过大脑,硬件条件比林老头出色的多,就这样还感到心神大耗,别说林老头了。
不过经此一役,柯武对岱宗如何也形成了新的认识。
一直以为这是一门剑法,其实,这TM是一套大数据算法……你用剑用枪用刀用手,没差的……
柯武忍不住看了看手中湛卢剑——他的骡车里还隔着一条蛟龙角呢,那玩意找个高手雕琢成刀,纵然没有湛卢锋利,但能放大内力的特点却也注定了其必然是一件神兵利器啊!
既然岱宗如何用啥没差,自己到底是做“玉面刀王”还是“玉面剑圣”好呢?按说自己不会什么剑法,刀法却是拿手的很,可是湛卢剑来头大啊!长剑出鞘,有点见识的都要惊叹一番,多霸气?
人前显圣、一招一个斩杀两**王的柯武,在平复心神损耗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