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语嫣聆听良久,从怀中拿出那本《写给李语嫣的书》,翻开第一页,乃是一首小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落款为“雨霖铃”,又有“苏尘”二字。在最后,一行小字写道:“天龙八部讲完了,再给你讲一个短一点的故事吧。”
李语嫣于是看下去,那故事比之《天龙八部》并无太多玄奇,武功之上也没有那般玄妙,然而她还是一口气看到了最后。
“可是哈卜拉姆再聪明、再有学问,有一件事却是他不能解答的,因为包罗万有的《可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么法子?
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读到最后一句,李语嫣猛地想起了方才自己对苏尘说的话。苏尘是不是在想,我也如这女子一样,除了我师兄,其他都不喜欢了呢?李语嫣不知,但心底里却有一道声音,在这一个多月的相处之中,苏尘已经不知不觉占据了自己的内心。那是挥之不去斩之不绝的情丝。
“姑娘,该吃饭了,老人家再饿下去,就不能给你撑船了。”船夫的声音响起。
李语嫣这才抬起头来,忽发现周围的一切已经暗了下来,一轮明月不知何时已挂在了半空。拿着那一本苏尘亲笔写下的书,李语嫣一时间有些茫然。水在流动,船在行走,人在相思。耳中听得流水不绝,眼中却看到岸边,无数垂杨在微风中荡漾。
她忽然想到了苏尘在开篇写的那首小词。
翻开书,只见:
“杨柳岸,晓风残月。”
……
送走李语嫣后,苏尘有些失落。这一个多月的相处,让苏尘已经习惯了身边有一个这样冷冰冰的女孩子的生活,忽然之间,房子里只剩下自己,难免有一种“独处空房”的感觉。幸好莲儿仍然会偶尔来看望自己,但终究是不同的。
苏尘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平常之中。眨眼之间,已经来到六月初五。在农历节气之中,小暑实在不是一个可值得庆贺的日子,然而对于人们来说,只要你想庆贺,那就算是在随便一个日子里,找随便一个借口,就能庆贺。这一天,苏尘在布行稍稍提前一点下班,张文勇二话不说,就把他拉到了陈家。
“沾了子清的光,我甚是畅怀啊。”张文勇哈哈笑道。
“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吗?我应该送给老师师娘一些礼物。”苏尘考虑道。
“别,别买了,我姐姐早就吩咐过,你什么都不用买,只需要人到就行了。你也知道,我姐姐家里什么都不缺,买了也是浪费。我说的对是不对?”张文勇道。
“听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
“别但是了,走吧,姐姐姐夫已经等了很久了。”张文勇道。
一路被张文勇拉着,苏尘踉踉跄跄来到了陈府。进门,入大厅,已经有一张桌子摆在客厅之中,上面又摆着几盘小菜。陈昀和叶婉怡也坐在正首,似乎就等着苏尘的到来了。旁边还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那小姑娘拿着筷子,盯着眼前的小菜纠结,不知是该下筷子,还是不该下筷子。
苏尘看到那个小姑娘,忽然笑了起来。
小姑娘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苏尘,顿时惊呼出口:“是你!登徒子!”
苏尘啼笑皆非,他拱拱手,先给老师师娘行了一礼,然后又郑重其事的向着那小姑娘行礼道:“小生苏尘,见过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