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麓诗院原名东林书院,其最早建于何时,在正野史书上,都无明确记载,大家只知道,当年让东麓诗院明扬大楚的,是一位叫做杜牧的秘天师。
相传他八月能言,三岁对花吟诗,五岁激活诗灵母图,八岁就作了县令,等到二十岁时,则成为了诗士,做了东林书院的掌院。
在这之后,他先整风肃纪,后立法立规,以诗才服人,以大法诛魔,深为各讲学学子爱戴,仅用了十年,便让东林书院,成为了大楚的八大名院之一。
楚高祖得知大喜,尊其为先生,遂将东林书院更名为东麓诗院,并亲封他为东麓诗院的第一掌院,受天子恩师待遇。
可在此之后,他却突然无言离去,消失在茫茫的远古森林,至今仍无人知其踪迹,只有他的丰功伟绩,在这世间流传。
另还有东麓诗院的第二代掌院,也就是林逋的师公,所作称颂他一世无上德行之诗,在这世间流传,道是。
桂花未开香已满,
初至垂髫诗成篇。
他家稚童痴呆傻,
我家恩师已主县。
弱冠既为楚中翘,
而立岂敢把才担。
诗才傲纵群雄服,
法盖天地万魔颤。
如今,这东麓诗院经百年发展,早已经不是当初那小小的林中书院,其占地甚广,学舍数十,斋舍成百。
拥有良田万亩,佃农千许,马场三处,良马千匹,更拥有整个楚国最大的诗灵母图藏室,以及楚国第二大的天然药圃。
至今已经教授出数千位师法天师,为大楚今日强大,还有万千百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杰,前面就是诗院了,你抓稳了,我要降落了!”
为了让罗杰能够远观诗院全貌,宋痒把那纸鸢升高了许多,只见数里之外,高峰矮山,或隐于雾间,或露于光中,重峦叠嶂,巍峨挺拔,立于天地之间。
这些山峰,或绿意盎然,或金黄若灿,或如霸王俯瞰众生,或如豪杰望天感叹,交相拱卫着一圆形的,方圆近十里大平之地。
这是一个方圆将近十里之地,有花有草,有竹有菊,时见楼阁高台,隐有假山小榭,溪水潺潺,木桥如月,小湖映红,高塔相间。
好似人力所造,又似天工所开。
在这平地之前,则立有一巨大牌坊,高有百尺,雕龙刻凤,仙云画柱,牌匾之上写东麓诗院四字,龙飞凤舞,霸气苍劲,正是楚高祖亲笔所题。
旁边又有两道对联,字体清廋,飘逸流畅,仙气盈盈,出尘脱染。
左联道是:诗本天成,法乃物生,莫轻言圣山无路道门无径;
右联道是:院有大才,博古通今,试遥问天帝意气圣帝神风。
“罗杰,这便是我东麓诗院的御赐牌坊,皆用大楚云石修筑而成。虽已过二百七十七个岁月,仍是光洁如新,不减当年杜掌院所立时风采。”
宋痒背负着双手,从上而下,看着那两道对联,说不出的自豪和感慨,遥想当年诗院风采,今日仍让人怀念向往。
只是百年之前,西山诗院利用卑鄙手段,夺得那灵童之后,声名雀起,一荣俱荣,在他相助之下,大有后来居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