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一曲江湖行 > 第三十六章:赶赴嵩阳

第三十六章:赶赴嵩阳

太室山最出名的是嵩阳书院,但近年来因武道大兴,儒家学派日渐甚微,故而只显于庙堂,不传于江湖。

在大汉建国之前,嵩山书院是可比拟青州稷下学宫的存在,现如今,虽不复往日盛景,可却也是非同小可,足矣称得上一声‘桃李满天下。’

少室山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那被誉为江湖武夫圣地的禅武寺了。此山丛林多茂密,张灵均他们刚刚开始上山,这耳中便已经传来悠悠钟声,荡气回肠。

过了片刻,来到这禅武寺大门前时,杨自在、张灵均二人才被这透露着古朴沉重的气息所惊动容颜,门前有两位年轻僧侣,在不停打扫石阶上的落叶,若有上香的游客进出,他们便单手做礼以示尊敬,严谨如厮,彰显文化。

低头扫落叶,抬头敬香客,举动间佛韵禅意如同是嵩阳河一般源远流长。

山门前更摆有两座石狮子,雌雄一对,惟妙惟巧,据说这石狮有着极大来头,乃是前秦始皇帝差遣专人打造,在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灌溉后,石狮愈发显的威严气派。

老叫花子这一次没有像在玉皇宫时进门前还要吼上一嗓子以示其身份,反倒像极了一位平凡香客,领着两位‘孙儿’有模有样径直进入到了禅武寺中。

起初那两位扫地僧侣在见到老爷子后有了一瞬短暂诧异,但也是刹那后旋即单手合礼点头一番。

大概是老叫花子装扮太过邋遢了,衣衫褴褛不说,就连脚下布鞋都是显得脏兮兮难以入眼,这种情况下,两位僧侣没问他们来由已是给予了对方脸面,不过这也彰显出了禅武寺僧人心宽气和之品德。

三人走进寺院,映入眼帘的是整座寺院得古色古香,其里建筑或植被可谓独具匠心与魅力,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有饱经风霜之感,每座殿堂厚重而起,蕴含甚广,无不显露出佛门独特韵味以及威望。

还在泰山时张灵均就曾问过老爷子来此目的,但老爷子给予的回答却是模棱两可,说是什么‘见见老友,了了因果’,他自是不知何等因果,再度询问下去,老爷子便已默不作声了。

怀揣着心不甘情不愿和复杂深沉滋味来到禅武寺后,张灵均却突然发现,貌似这地方还不错,长途跋涉来此,一览其壮观风景倒也值了。

杨自在看着来往不停的香客以及习禅打坐之僧,一时间竟有了些五味陈杂,暗自忧郁道:“这地儿还没玉皇宫豪华,怎的香火如此繁盛?怪哉,定有什么猫腻,我且在这儿多加逗留几天,好好见识见识这千年古刹。”

禅武寺前院设有三殿,即大雄宝殿居中、藏经阁与天王殿分居两侧。

大雄宝殿富丽堂皇、藏经阁神秘至极、天王殿森严浑厚。

未进山林时,三人耳中传来的是佛钟响彻,佛号悠扬;进入禅武后,三人耳中除了香客敬语,还有木鼓声声缭绕不停,隐约间也亦有阵阵喊声传了过来,竟有些盖过颂佛禅礼音,想来是本院武僧正在操练。

老叫花子轻车熟路,带着他二人走进了一条长长甬道,这小道不是很明显,隐蔽于大雄宝殿与藏经阁中间。

道路两旁多是一些形态各异的松柏,有数十块石碑隐藏在苍松翠竹里,石碑上述多是记载着一些禅武寺历史以及名人墨客留下的瑰宝。

张灵均对这些石碑很是好奇,蹲下身子盯着其中一块津津有味看了起来,只见石碑上记载道:“圣人弟子‘莫道鸣’有缘来此,特写下一‘礼’字任后来人观望,若悟其一二,当属儒道之幸也。”

“莫道鸣?”张灵均没听过这个人名,但心中仔细一想便觉得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毕竟能在千年古刹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绝非易事,更何况还有‘圣人弟子’这四个足矣震慑万古的大字。

全天下儒道中从古至今只有一个圣人,即号称成圣时紫气东来浩荡万里有遮天蔽日之气象的‘孔老夫子’,如果真是他老人家的弟子,那必然也是震古烁今的大人物,小觑不得!

只可惜,他刻画那个‘礼’字已被‘岁月’的痕迹完全侵蚀,看不出来什么模样了,依稀只有些轮廓可察,然已无作用。

他转而又看向另一块石碑,老叫花子与杨自在看他如此入迷,便驻足停留不在刻意打扰。

有僧人看到这三人,也只是微微点头,毕竟这其中的石碑从来不缺人观看,也只当他们是好奇,便未去管。

“春秋越国人士赵子凌久闻禅武大名,特来拜访!今日与惠禅方丈论道,方见禅在武字前何意深远…吾有一剑名扬七国,谓之浩苍,浩气燃苍生,一剑绝古今!今此剑意尽刻此碑,待后来人观望!”此为张灵均现在看到的石碑上所述。

在此句结尾之后,有一个小篆刻写的字型,粗略看去像‘剑’,仔细一瞧又像一个‘人’,张灵均能够清晰感悟到,这个字似乎他认识,可却越是钻磨,越感觉想起这个‘字’只差一点儿。

但就是这一点儿无论如何他也想不出来。

真的是急煞于他。

不过赵子凌大名他可是听宾归客栈里的说书先生提到过,相传,他乃是古代极具盛名的剑客,而且已达到人剑合一的传奇境界,据说还曾斩过蛟龙,被当时的江湖中人誉为‘春秋剑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冰火义咱自己:修仙灵途逆战:狼少的修仙传奇凡人破天传一路向上的修仙天道九境重生修魔:轮回之主在神秘存在的世界,我成了侦探百日之梦他从禁地来,挥袖写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