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话题性。
当盗墓笔记的名气打响,那么作为盗墓笔记的发掘者、出版商起航出版社,不被关注才奇怪呢。
所以,必须将盗墓笔记拿下,这是曹道心中目前最强烈的愿望。
“苏先生,你的完全可以作成系列,按照每一个季度出版一本的计划推进,相隔三个月的时间,上一本的热度还没有消却,下一本的热度又来了,能够形成一种滚雪球的效应。”
苏航点点头,不得不说,曹道的想法还是很好的。
苏航是想着分卷出版,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如何的安排出版的时间间隔。
“你说,如果我将盗墓笔记的出版交给你们出版社负责,收益如何来分配呢。”
曹道听到苏航如是询问,脸上更是堆满了笑容。
说明苏航是真的有想法了。
而这一点,曹道已经有了充分的考虑。
“按照码洋的40算作你的收入。”
苏航其实早就研究过关于书籍出版之间的事情。
所谓的码洋,就是的定价,乘以的印刷数量。
一般来说,出版一本书籍,出版商正常会占据大头,作者一般只能分得码洋的512作为版税收入知名作者才拿10以上,除非书比较畅销,一般拿8以下,与此同时出版商承担市场风险。
苏航同时还知道,在合理定价的情况下,一般40为成本,剩余的60还是出版商的利润空间,曹道直接拿出了40给苏航,那么自己的利润空间只有20左右。
苏航咂咂嘴,这个曹道看上去其貌不扬,但是做的事情确实让人佩服。
“这样你不吃亏吗?”苏航不理解的问道。
这样的待遇,目前就是华夏最顶尖的作家,还是最顶尖的畅销作家,还能够享受的待遇。
因为那些作家是自带购买力入场的,而且还是非常庞大的粉丝力量。
都不需要出版社动用各种渠道来进行推广,要知道,每一个渠道都是要用现金砸下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约可以直接减少10的支出。
10的成本减少了,那就意味着增加了10的收入。
对于苏航来说,对于盗墓笔记来说。
新人,新,肯定要投入大量的渠道宣传费用。
如果投入量大了,怕是码洋的一半都是成本,那么出版社的利润空间就被压缩到了10左右。
让出版社替作者打工,没有几个出版社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曹道不是这么想的。
曹道有属于自己长期坚持的一套经营理念,并深入到脑。
出版社的出发点必须是帮助作者赚到了更多的钱,不是首先的就想到出版社能够赚多少钱。
或者压榨作者的劳动成果来赚更多的钱,是曹道到感到很不耻的行为。
在曹道看来,最关键的是作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