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爷看如何是好?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的”,妙玉无奈说道。
四王爷也觉得这事儿不好办,这水利纺织机的产量太大,而且质量相比于市面上买的还要结实几分,一旦都投放到市场上,马上就能占领中下层市场,若只是几个商人还好,只是那些纺织作坊背后都站着朝中权贵,而且水力代替人力势必会让江南那边大量民众失去谋生手段。而且现在皇上年纪大了,就希望人们赞他是千古仁君,恨不得整个朝堂从上到下一团和气,民间全是歌功颂德,这种招骂名得罪人的事儿,皇上必是反对的。
但让他完全放弃他又不甘心,且不说自己能够从中得到的利益,就是为了更多百姓能够使用便宜布匹,到了冬季不被冻伤、冻死,他也不愿意放弃,四王爷虽然不一定是个好人但他确实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人。“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四王爷怔怔的望着窗外,低声问道,似是问妙玉又似是在问自己。
妙玉沉吟道:”王爷若是真想做成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只是“,四王爷听到妙玉有办法,收回目光,直视着她,那目光异常犀利,问道:“什么办法?“
妙玉似是为难道:”我在苏州的时候听说福建泉州那一带有很多夷人在那边做做生意,我觉得我们可以将纺织厂设立在台湾府那边,然后打着夷人的名号从福建泉州那边运上岸卖出,那些商人和朝中的大臣以为是那些布匹是夷商贩卖进来的,找麻烦也找不到我们头上。只是保密工作可得做好了。”
四王爷道:“那些朝臣也不是个个都是傻子,想要瞒过他们如何容易,就那些夷人的水平能制出这些平滑结实的布料?我首先就不信。“
妙玉道:”是不容易,不过我听说那些夷人对我们大业朝的绸缎、刺绣、和瓷器非常喜欢,大业开国以来就闭关锁国,只开放了泉州福建地区的个别码头,那些夷人对我们这边的手工艺品需求极大,我们可以在大业收购那些绸缎瓷器,然后贩卖到夷人的地方,回程在台湾府那边停靠带上布匹运回国内,台湾府那边官员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只要知府不乱说话,那边的消息一时半会儿也穿不回来,那些大臣纵使怀疑也没办法,收购民间的绸缎刺绣卖出去也不至于那些靠织布谋生的人没了活计。“
四王爷虽然怀疑妙玉早有打算,心中不满,但是也确实觉得这主意不错,运货出海的事虽然对于那些商人来说困难,但对于他们这些皇子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事儿,不过一张出海令谁还敢卡着他们,这么一来也省得御史又说他与民争利。
“这件事情交给你来做如何?”四王爷问道,妙玉道:“且不说我现在是出家人,我对做生意是一点天赋也没有,王爷也是知道的,我钱家虽然被抄了,但好在祖上有先见之明,暗里还留有些产业,只是这些产业我也都是交给下人去管理,下人还都算忠心,这些生意也都是不好不坏的,每年也有些盈利,不然我恐怕是真得餐风饮露做个正正经经的世外人了,刚刚若不是看见王爷旁边的《海上见闻录》,我还真想不出来这主意交给我我怕是能把本儿都赔的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