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这里?”我急忙问。
“不,在印度,在一个太庙遗址中。那是一座神奇的庙宇,有着诸多科学也难以解释的事件生”齐教授道。
我苦笑了起来,略带讥讽地道:“教授,刚才你说,你是一个考古学家!”
毛教授对我的讥讽,似乎毫不在乎,他解释道:“是的,我是一个考古学家,但是因为古时传下来的东西中,有许多是我们现在人所不能了解的,那正是我研究的新方向。”
“我不是说这个,你刚才说印度太庙,印度有太庙吗?”
据我所知,太庙是指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建筑,由于它的凝重与肃穆,使得其他地方的庙宇不再启用“太庙”这个词作称。
齐教授给我打断了话题,他好像有点不愉快,因为我所关注的点,在影子这件事上,简直微乎其微。过了好一会,他道:“那只不过是一种称呼,你只要知道那是一座古老的神庙就可以了。”
为了缓解尴尬,我道:“这算是你第一次见到那个影子,那后来的几次又是在哪里见到的呢?”
“同样是在印度,在一个老僧人修禅的竹寮里。”
我急道:“情形是怎样的,那老僧人与影子认识?”
见我不再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教授露出了笑容,他道:“年轻人,别心急,事情总得从头说起。”
我苦笑了一下,因为他叫我不要心急,而我却正是一个心急的人。我只好点了点头,因为他要从头说起,如果我一再打断他的话头,只怕他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了!
他又道:“我在古庙的遗址附近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为的就是再次见到那神秘的影子,可惜天不垂怜,我在那里,没有再见到它的踪迹。
后来,我就辗转道了别处,通过多方打听,得知最后离开那古庙的一个小僧人,曾捡了一个弃婴。”
我不想打断齐教授,但是他讲的故事实在繁复拖沓之极,又是小僧,又是老僧,还有一个弃婴。令我的思绪根本就跟不上。我最多能听得出来,他所说弃婴,大概就是他后来见到的那位老僧了。
齐教授讲到这里,略顿了一顿:“我才一来到他的竹寮,他便突然地睁开了眼睛,问我:有缘人,你是不是想看一看古庙的精灵?”
我又有点忍不住了:“你看到的时候,情形是怎样的?”
齐教授没有被我的话打断,接着道:“当时,老僧问我,要不要看看古庙的幽灵,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为什么要给我看。只见老僧没有解释,就郑重地从他的僧袍中取出了一个黑色的小方盒。
“那盒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反正看着科技感十足,老僧在盒子的四角各按了一下,盒子便上下分开,上半部分,可以说是凌空悬浮着。
“下半部分的盒子内,似乎放着一块海绵,海绵的中间有一个小洞。影子便是从那小洞中一点一点爬出来,渐渐变大,直到它完全变成了拳头大小的人形为止。”
我想到了我见到影子的情形,苦笑了一下:“正是那样,它似乎特别喜欢去挤一些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