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无人管,并入南楼一味凉”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西楼”
“明月楼题词空灵,不带烟火气息,南楼题词又是风雅兼备,意义绵长。梁公子,诗文惊艳、一招抛砖引玉更惊艳。梁公子,这!你是怎么做到的,仅仅一副题词就可以让应天府无数文人墨客慕名,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
周梓翔初始只是震惊在梁康这种独辟曲径的创意当中,但随后就发觉到了题词的千金难的。
虽非文人,成长环境和所接受教育以及时常同徐远等文人接触,耳濡目染,鉴赏能力是具备,等关注转移到梁康信手拈来的题词并感受到诗文之间的意境和上承下接,剩下的便只有震撼。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眼前的梁康就像是在撒豆子。
周梓翔并不知‘菊花台’、‘沙洲令’和梁康的关联,对梁康诗文层面的‘造诣’只停留在日常交往的言辞谈吐判断当中。
以往梁康在言语中不断能说出令周梓翔感觉诧异、古怪,但详尽品味又意义深远词汇、语句,这是不断在加深周梓翔对梁康诗文能力的肯定,如今梁康信手拈来,汹涌澎湃的接连出佳句,周梓翔就有点震惊的无法回神。
人愣了半响,摇摇头,喉咙中似乎哽着什么,最后向梁康抱拳;
“今日才识公子,受教!”
意识依旧沸腾在梁康诗文题词宣传的创意中。
“‘圆门’、‘琮门’,周掌柜意见呢?”耐心的等待到周梓翔情绪平稳,梁康问。
八面玲珑的周梓翔倒是能理解梁康这个意图,以先前梁康所表现出的诗文惊艳,肯定已有定论,询问是给自己撑颜面。
“我看‘琮门’如何,琮,礼器也,八方象地”周梓翔开口。
“好,就依周掌柜,叫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