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老明显有不同的看法。
“殿下,来硬的肯定不行。要杀人,有时候,不一定要用刀。”
文离若有所思,想了一会,才问道:“计将安出?”
瞿老右手使了一把劲,握紧拐杖,站了起来。踱步到文离的身边,附耳过去,低声的说了些什么。
即便是太子早已肃清内殿的下人奴仆,但是瞿老依旧小心的很,做事说话,滴水不漏。
元宵佳节,普天同庆。
京城的氛围,比明台府还要更甚。京城的元夕诗会,比明台府还要更大。
文帝也很高兴,年没过好,但是这个节,却是让人开怀不已。
事实证明,他的预判是极为准确的。在一众朝臣懵圈的状况下,点了明王的将,而明王文青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居然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点了江可道的将。
江可道是谁,一个不到二十岁的读书人。一年前还在大山里,不知今夕是何年,因为有点点才华,又做了水车这等利国利民的发明,这才被放到学政这个位置。
这样一个人,把他扔到西境的战场。换作文帝自己,都万万不敢做出这样的安排。
寻常人等,敢做出这般决定?
只怕是想都不敢想。
文帝有时候觉得,六皇子文青才是真正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危难中有神来之笔。
文帝高兴了,皇宫大内就高兴,京城就高兴。
所以嫔妃们、大臣们、百姓们的身心,都沉浸在元宵节的种种热闹。猜灯谜的猜灯谜、放天灯的放天灯,点灯笼的点灯笼,赛诗会的赛诗会。
相反的是,冷冰冰的天牢里,却蕴藏着一股看不见的杀机。
~~~~~~~~~~~~~
在元宵节当天晚上,江可道斩获诗会头名,顺利拿得一千两银子彩头的时候,夏国一代名将,狐狸将军郑向东,被发现自缢于文国天牢。
具体的情况,文国刑部协同兵部正联手彻查。
消息传回明台府的时候,文青有些黯然,事情果然还是朝着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在发展。那双无形的手,终于露出它的獠牙。
南宫痕的死、西境之战的因由,至此线索全断了。
随同这则消息一同到来的,是当今文帝的另一道圣旨。说起来,自从江可道来到明台府后,前前后后,明台府的官员接见圣旨都已经好几回了。
调任余泽为扶风府府台,调任叶思远为扶风府府尹。西境军政大权,仍由六皇子明王统领,云州一州四府的民生安防,由明王一体协调。江可道军功无双,鉴于刚刚任参军,不再封赏,加以历练后,再行提拔。
传旨的太监在交接完圣旨后,又传了一句口谕:江可道文武双全,明王可好好用之。
文青现在有些苦恼,没给封赏也就罢了,还要好好用之,这开不了口啊。
不过,比文青更苦恼的,是刚刚升了官的余泽。
扶风府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明白,说是升官了当上了府台大人,可是这日子,恐怕还不如在明台府的府尹。
“殿下,您看看,这扶风府往后,可该怎么个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