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倒是没想过要挑战这个世界的经典十大名曲,不过既然要开线上音乐会,那就肯定得有一点新鲜的东西,老是拉以前拉过的并且大家都听过的曲目,那还算什么音乐会?
那样的话,估计也就跟平时的二胡直播差不多,顶多就是把平时跟大家互动聊天的时间拿来多拉几首曲子。
类似的二胡专题线上音乐会,周泽觉得不会再有第二次的机会了,既然如此,干脆趁着这个机会把另一个世界的二胡十大名曲剩下的几首全部搬过来。
如果能造成轰动,让更多人关注并学习二胡,那么至少也算是为传播中华文化多做了点贡献。
虽然是另一个世界的二胡十大名曲,但周泽并不认为这十首曲子能够撼动这个世界的二胡十大名曲,毕竟经典是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才成为经典的,而他拉的这十首曲子,虽然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广泛传播,到了这个世界却未必可以。
毕竟时代改变了,说它们可以广泛传播,谁都无法做出这样的保证。
至于一下子搬出好几首曲子,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这个周泽是不担心的。
就算《二泉映月》、《流波曲》、《病中吟》之类的曲子往往被认为得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才能创作出来,他也不需要担心。
没有名气的时候,搬出这样的曲子,确实会让人充满怀疑。
但有了名气就不一样了,大家只会认为这是天赋,真正的天才是不需要阅历这种东西的,或者说,天才可以将别人的阅历变成自己的阅历。
总之,周泽有无数个解释,而在他被当成天才作曲家的情况下,大家对他的解释只会觉得非常合乎逻辑。
不合乎逻辑也能让它变得合乎逻辑,人们脑补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在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总会寻找各种各样的解释来自圆其说,毕竟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就是三观蹦毁的前提,没人会那样做。
换句话说,不会有人怀疑周泽的这十首曲子是从另一个世界搬过来的,他完全可以放心。
十首曲子不算多,但从头到尾都是周泽一个人在拉,连着演奏下来也挺累的,因此周泽并没有继续拉第十一首曲子,而是起身,鞠躬致谢,宣布音乐会结束。
“鼓掌!”
“周老师辛苦了!”
“虽然没有在音乐厅的气氛,但还是非常精彩!”
“诚意满满的一场音乐会。”
“感谢周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美妙的一场音乐会,您辛苦了!”
“感动得哭了,不愧是我最喜欢的周老师。”
……
弹幕飞快地刷了起来,礼物打赏不断,比之前更加凶猛。
估计之前不少人都在专心听音乐,到这个时候乐声结束了,才想着要发一条弹幕感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