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备高泰明指挥士兵,把点着引线的地雷或扔向登山的清军,或是顺着山路滚下去,炸得清军人仰马翻,登山的速度为之一滞。
把地雷全部用完,守备高泰明才算志得意满,带着部下窜进草丛,向着预定的集结地点撤去。
窦英突然停步拧身,后背的投枪已经被他飞掷而出,二十多米外的一个清军军官惨叫倒地。
“让你他娘*的追!”窦英恶狠狠地咒骂,向前奔跑几处,又是转身投枪,结果了一个清将的性命。
清军还在紧追不舍,主帅阵亡,他们可是摊上大罪了。要是再让敌人轻松逃脱,人头落地是肯定的。
箭矢不断从身后射来,不时地有明军被射中,未射中要害的继续撤退,有的则倒地不起。
只要撤进不远处的树林里,弓箭便会失去大半威力。可就是这百十多米的距离,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忠勇的士兵。
一丛箭矢从斜侧飞向清军,是段时捷带着弓箭手赶来接应,给清军带来杀伤的同时,也延缓了他们追击的脚步,打乱了清军射箭的节奏。
靠着这点时间,窦英带着伤亡过半的部下,钻进了小树林,在树木间曲折奔跑,基本消除了身后箭矢的威胁。
段时捷带着弓箭手从侧面袭击清军,为窦英等人争取了撤退的时间,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眼见窦英等人窜入树林,他也带着弓箭手迅速撤离。
……………
追与逃看似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但若客观分析,便会发现两者可能同样的辛苦。
尤其是现在,追击的清军不仅越来越疲惫,还在不断地付出伤亡。
地形忽高忽低,根本没有路。而且林密草深,有的地方山茅竟高达两米,有的地段又是低矮的荆棘丛。
这样也就罢了,更令人难以防备的是暗中射来的冷箭,脚下的枪尖箭尖,突然从树上荡下来的刀刃。
如果不是时间有限,还要部队充分休息体力,窦英可能会把战场上搜集的枪刀箭矢全都用上。
不时爆发出的一声声惨叫,对清军的神经可谓是一次次打击。但在气极败坏的军官督促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追击着前方若隐若现的敌人。
冲出树林,钻过山茅,视界一下子宽敞了许多。清军看到敌人正拐进一条小路,继续逃窜。
清军追到近前,发现其实那算不上是路,而是一条狭窄的山谷,宽有七八米,高有二三十米,长不过百八十米。
“追上去,抓住敌人,将他们碎尸万段。”眼瞅着几个敌人的身影在山谷那头消失,清军军官嚎叫着督促前进。
失陷主帅,普通士兵受到的处罚很轻,甚至会没有。但对军官来说,却是大罪,轻则罚金,重则处斩,由不得他们不拼命地想有个交代。
而且,在清军军官看来,敌人逃跑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显然也是疲惫不堪。
所以,清军军官想的是: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追上这些可恶可恨的家伙,把他们全部杀死,能用他们的首级来减轻对自己的处罚。
清兵无奈地冲进山谷,脚步沉重,神态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