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晋王这也是想让窦英安心,表示自己肯定不会忘了封赏之事。
何况,窦英再伏磨盘山,也是九死一生的血战,李晋王也有激励和感谢的意思在内。
但李晋王肯定不会想到,窦英竟想着在这封任命书上动手脚。可作为具有后世思维的人,窦英根本没有皇权至上、愚忠君父的封建思想。
所以,别说是李晋王的任命书,条件允许的话,他连伪造圣旨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都敢去做。
本着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窦英肯定不能甘心于无职无权地胡混。
所以,窦英现在想的已经不是伪造与否的事情,而是要如何伪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这任命书好象能改。至于什么罪过,那是以后的事情。
可怎么改呢,这就需要仔细考虑了。李晋王的权力还是有限,虽然秉黄钺,但对永历忠心,他并不会太过擅权乱封。
也就是说,太高太显赫的官爵不太可能,没人信啊!
你来个什么督师、总督、、郡王,甚至是国公,要是圣旨还靠点谱。至于李晋王的任命,自己一个小年轻,还是算了吧!
思来想去,窦英觉得弄个含糊点的名义,好象什么都能插一手,又好象啥都管不着。
人家听你的,看重李晋王的任命,那窦英就可以出谋划策,大力相助,再间接地扩张实力。
可要不把他当回事,窦英也不上赶着,随他去,还不稀得答理他呢!
说白了,就是能忽悠一个是一个,忽悠不着,那也不赔本,咱另找他人。按窦英的想法,合者留,不合者走,老子还不侍候你呢!
可想法虽好,窦英却想不起明朝有什么官职合适,不禁十分苦恼,使劲挠脑袋薅头发。
正在此时,陈忠和廖武走了过来,这两个轻伤号要替窦英带班值哨,让他去吃口热乎的饭食。
窦英嘱咐了几句,便去了小谷地,坐在篝火旁,有亲兵递上加了盐的热粥,还有干粮。
热粥下肚,疲惫也被驱走了不少。窦英大口吃喝,直到打了饱嗝,才长出一口气,轻抚着肚皮。
其他吃喝完毕的明军将士或躺或坐,都在抓紧时间休息。
虽然夜间在山林里行进困难,但谁也保不准清军发了狠,就是穷追不舍。所以,值夜的哨兵派得不少,一有风吹草动便要继续逃跑。
窦英却知道这是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是窜进高黎贡山躲藏,再去寻李晋王,还是按他的设想,走出独立发展的第一步。
火光摇曵,映得窦英脸上忽明忽暗。他苦思冥想,依然是不得要领,想不出该如何伪造任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