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朱家的宗室地位极高,哪怕只是个旁系再传的镇国将军,甚至中尉之流,官员见了就得磕头,即使是阁老、尚书等重臣也不例外。
而太子身为诸君,又奉旨监国,实与皇帝相差仿佛。即便是巩昌王,也应该是大礼参拜的。
窦英见巩昌王有拒绝之意,赶忙解释道:“王上有所不知,太子千岁有此谕旨,乃是感念军中将兵值此国家危难之时,依然忠心朝廷,方才以示慰勉。”
“是这样啊!”白文选沉吟了一下,展颜笑道:“既如此,便依殿下谕旨好了。”
见命令传下,窦英稍松了口气,落后于白文选数步,在旁陪行。
白文选看了看窦英,笑着点了点头,似乎是表示赞赏,然后便转过去肃然等待见礼迎驾。
“窦将军,在下赵得胜,乃是王上帐下参将。”
“原来是赵将军,在下有礼。”
“在下张国用,亦是参将,在王上帐下听命。”
“张将军,有礼,有礼。”
窦英并不居功自傲,见有人凑过来自我介绍,象是在套近乎,赶忙一一回礼。
“窦将军屡建奇功,令我等十分钦敬啊!”赵得胜笑着说道:“待酒宴之时,我等定要给将军敬酒。”
“酒宴时怕喝不痛快,不如我等找时间请窦将军畅饮一番,好好叙谈,多多亲近。”张国用在一旁笑着附和。
窦英笑得畅快,豪爽地说道:“诸位率军苦战,在下亦是佩服得紧。这酒呢,便由窦某来请,请王上帐下众将都来相聚,还望诸位千万莫要推却。”
“既是窦将军盛情,我等是一定要来的。”
“一定,一定,绝不推却。”
三人约定完毕,又互相吹捧,言谈甚欢。直到巩昌王干咳一声,回头扫了他们一眼,方才正容肃立,随巩昌王上前迎驾。
*********************************************************************
“……太子暂总百官,理其事,掌监国之权……”
“……晋王殚精竭虑,精忠果敢,率军苦战,功莫大焉,特晋太子太傅,所领兵将皆官复原职,以示嘉奖……”
“……清军大举来攻,众将竭力而战,虽败亦荣。尔等忠肝贯日,殊轸朕怀。朝廷彰其功,特晋封白文选为赵王,冯双礼为魏王,马宝为东阳王,蜀王世子刘震为南阳王……”
“……势虽危急,但天佑皇明,忠臣猛将不绝。所谓疾风劲草,板荡识忠,朝廷又岂吝王侯之赏?凡率军来归者,皆官升一等……”
“……若真处于势穷绝地,可暂伪降之,然心怀皇明,待机而动,后懋建奇功者,朝廷亦不深究,酌功予以封赏……”
三宫大驾甫至勐秀镇暂歇,一连串的圣旨便在停晚太子正式接见众将时连续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