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看着眯着眼睛的纪王,心里琢磨着:看老狐狸的表情,他似乎也没想到杨相会直接说出来,怎么两人窝里横了?还是说杨相自己打起了什么小算盘。他正琢磨着的时候,杨相又开口了:“太后,臣以为不仅需要一个摄政王,还需要一个监国。”
“监国?”太后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监国”来了兴趣:“继续说。”
杨相施了一礼:“回太后,监国与摄政王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两者保持平衡对朝廷百利而无一害,这两个职务自然需要两个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
众人听了杨相一番话都是点头称是,纪王则是有些狐疑:“杨相,这个监国又是什么名堂,难不成这老家伙是想两边都不得罪?”
太后接着问:“那杨相以为谁来做这个摄政王,谁来做这个监国合适?”
“摄政王自然需要一个皇室中有能力的长辈,这个人臣以为太后心中自有决断,而摄政王自然是需要一个在朝中有威望的人,吕相就是一个不二人选。”
大臣们听了杨相的话都觉得纳闷:“明明刚刚还说吕相在外寻找皇帝最为合适,怎么如今又说要吕相回来担任什么监国?”
“杨相到底想说什么?”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真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杨相等大臣们渐渐平静了之后才接着说话:“太后,臣之前说过吕相现在是寻找皇帝的最佳人选,那是相对于赵大人而言。有一个人比吕相更适合,不过他可能需要吕相指导一二。”
小侯爷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了一声:杨相这是打定了主意站在纪王一边了,这是打定了主意把我送出京城啊。
“咳咳!”小侯爷咳嗽了两声说道:“杨丞相,这个合适的人是说本侯吗?”
“侯爷所言甚是。”
太后听了,连忙看向小侯爷,不过这个时候小侯爷正全神贯注盯着杨丞相:“所言甚是,可是杨丞相皇上出京前吩咐过,京中事务交于本侯与纪王处理,本侯若是出京了纪王岂不是要独揽大权了?这对于纪王的名声来说着实不好,而且本侯在京中的许多事情也不是一句两句能交代明白的,皇上在外要去找他也不是一两日能找到的事情,吕相的确最有担当监国的能力,不过吕相年事已高又领兵在外,不易千里迢迢叫他回来,京中能人众多,监国一职,本侯倒是有个人选。”
太后准确地抓住了小侯爷口中的“机关”连忙插话:“那常乐侯说来听听。”
“回太后是旋王。”
众人听了“旋王”都是啧啧称赞,旋王是最没有私心的皇室子弟,第一先皇就想让旋王担任摄政王一职辅佐皇帝,第二旋王现如今只有一个干女儿自然是没有私心,第三旋王和纪王是兄弟,两人原本就是相互制衡,如今让旋王担任这个职务最合适不过。
听着众臣们的反应,小侯爷很是满意:旋王舅舅果然是个老好人,朝中大臣大多都接受过旋王的帮助,口碑那是老好了,如今想要旋王担任监国这个职位,大臣们都觉得可行。纪王对旋王虽然忌惮,但他知道:早年先帝想要立旋王为摄政王,小皇帝虽然面上对旋王彬彬有礼,其实暗地里还是忌惮旋王的,早早用了一对七七八八的理由夺走了旋王手里的兵权,如今旋王连自己的封地都是在大东北,天寒地冻的地方,他们夫妇也是被皇帝一直留在京城,在封地百姓们,士兵们对这位旋王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情感,这个旋王最没有威胁。纪王爷点了点头:“太后,臣弟也觉得旋王是个最好的人选。”
太后点头:“那常乐侯,你下了朝就找旋王进宫,我们御书房详谈。”
众人下了朝,纪王以探望小皇子为由,留在了后宫,小侯爷则是快马加鞭去旋王府。小侯爷到的时候,旋王正和王妃在院子里品茶。
“王爷,觉得今日的茶滋味如何?”
“夫人亲手泡的茶自然是最好的,只是夫人本王有些饿了,不知道夫人能不能做点点心来。”
旋王妃摇摇头:“想要吃点心自己去做,本王妃今日就想喝茶。”
两人正说着话,小侯爷直接翻墙落地,地上的几片树叶直接飘了起来,冲着王妃飞了过去,旋王一伸手把爱妃揽在怀中看着小侯爷黑着脸问:“闰瑛!你在做什么!下次能不能不要翻墙进来!”
小侯爷摸了摸头,一屁股坐下拿起了茶壶一仰头,牛饮一番:“舅舅,着急,下次一定改进。”
旋王看着爱妃亲手泡得茶直接被牛饮了,十分生气,他家王妃本来就不怎么做家务,好不容易泡了壶茶虽然也不怎么好喝吧,但是毕竟是...........哎,旋王叹了口气:“爱妃,你先回房,我和闰瑛有事情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