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价格还真不贵!我家那口子在北河省打工呢,我打电话说咱村买玉米收割机了,让他别回来了。
他听我说了价钱后,让我别墨迹,赶紧雇着收秋。他说北河那边,可比杨元要的价钱高多了。谁还给你送?元子收的钱确实不高。”
……
那人刚说完,顿时一片口水声!
你不想花钱,愿意自己收,那没人管你。
毕竟村里有不少人,不出去打工,就光是在村里种地。现在这时间,除了收秋,也没别的事情,时间充裕。
自己人工收,虽然慢点,但是多用几天,也就收回去了。不花这几百块钱,相当于挣了这钱了。
没啥说的!
但你不能说人家杨元心黑宰人。
这价钱高么?
雇个三轮车,从地里往回拉一亩地玉米棒子。二三十块钱,你能雇的到?
村里人大多朴实,尤其是老一辈儿的人,听不惯这种酸话,搁地上敲敲烟斗,顿时红着脸嚷嚷道。
李良材见一群人站在地里,吵吵嚷嚷的,闹不好还打一架,顿时脸一板,嚷道:“别吵吵了!多大点事?闲的没事儿啊!”
“想用人家玉米收割机的,就盯着点,早点和人家说。别机器到你家地头了,你人不知道在哪呢?是给你收不给你收?
别到时候让人家返回来给你收,我听说了。杨元不光是给咱村收,收完咱村,人家马上就去别的村里了,到时候哪有时间只顾你一家?
不用收割机的,看看热闹就回吧。别在这儿干杵着了,你家的那点地,是三天五天的能收的完了?
在这儿,我和你们提前说了啊,秸秆都不允许在地里烧啊!只要被我抓到就罚款!”
李良材在村里威信十足,指指划划的,说了几句后,抬头看了眼地里两台正在作业的收割机,背着手向村里走了。
他早就和杨元打过招呼了,收割机到了他的地头,直接收就成,回头给钱。
……
杨元眯着眼,握着方向盘,开着收割机通通的向前走着,一片片的玉米苗在眼前被割倒,玉米棒子通过右侧的滚轴骨碌碌的送到身后。
坐在驾驶室里,有点闷热,开了窗户通风后,玉米秸秆穗子上,细小的粉末吹进来,老是迷眼睛。
两台收割机,他开了一台,杨向东开了一台。
另外四辆农用三轮车,三辆和李小春一样,连人带车一起雇的。最后他自己又买了一辆了。
四辆车,正好能够不间断的供应下来。
本来杨元想多找个人,连这台收割机一起开了,但是他和杨向东在村里找了半天,就找到四个有时间开车的。
没办法,他只能先顶着。
杨元老爸也上阵了,是负责登记的!
谁家要收,或者收了还没给钱,都记下来,同时顺带着收钱。
随着时间过去。
大溪坪的玉米地,很快就收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