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泉源呵呵笑:“我也听老人说过,过去在城里生活的有两种人,一种大地主,大资本家,他们是富人。他们就是住在城里,不往乡下去,乡下有的是他们的土地,每到收获季节,佃户就把粮食拉到城里,交到城里大户人家手里。资本家也有土地,只是着重忙自己的生意。再有就是穷人:手工劳动者,商贩,都是受剥削阶级,都是住在城里为有富人服务的。像咱公社知青办统计登记的百分之八十五的知青社会关系有问题,那都是胡扯的。真要是有问题家庭这么高,这城里还哪有好人呢。明显把问题夸大,说严重了。”
说话间进了会场。来参加这样的会议,没涵养也要装作有涵养,不争不抢不声张。代表言。事迹感人。都写有稿子,照本宣科。再往后念,闲饥难忍,也都有些坐不住了。提前离席是没有涵养的。那就忍着。饿得难受。真受不了。去厕所是可以的。张永东拍拍孙泉源,示意去厕所。去不去都得去,先出去透个气再说。
厕所在礼堂外面,侧门通大街,因是开会,侧门开着,不上锁。张永东拉上孙泉源去厕所转一圈,出门直奔侧门,穿过马路对面国际旅社的侧门,右拐就是国际旅社的做饭的地方。无论咋说生人是不让进的,告一声找表哥。表哥过来,三言无语,就门口高凳上,吃吧。馒头、米饭,肉丝,红烧肉,炒菜。吃,随便吃。狼吞虎咽。几分钟的事情。给尤继红、君子妹捎一点。麻纸包上,不起眼,比桌上上的东西多多了。
尤继红和君子妹拿上吃的走出去,吃了再回来,她俩这么做了。不饿她俩不会这么做。自此天天找表哥。有关系真好,吃得饱,连钱都省了。
上午听报告,下午讨论。晚上看戏,看电影。戏是市剧团演的样板戏:沙家浜。电影演的是样板戏拍摄成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好看,真好看。那里边的唱段,他们都会唱,只是没有戏台上,电影里的人唱得好。两天这样。第三天,坐上大轿车到市里厂矿参观:制鞋厂、拔丝厂、炼钢厂、大型设备机器厂。真是激动人心,国家这么富强。一分钟就能出两双解放鞋,这度,那可比乡下老太太上鞋衲底子快多了。照这样干,四个现代化,很快就能实现。为祖国的现代化奋斗,通过参观,大家提振了信心。写战书,谈体会,要实现祖国现代化奋斗终生。
国际旅社旁边广场上扯绳挂上红纸写的决心书,那阵势热火朝天,让广大群众看到拼命大干,挥汗如雨的战斗场面。
终于,张永东、君子妹相继上台了言。尤继红是英雄,孙泉源是英雄。原本说定让他俩代表公社言。名单、言稿送到上边审查,临了,没让他俩言。为啥,公社团高官浩仁没说,言稿改了以后,让那俩人拿去念了。尤继红有觉悟,没问改人言的原因。孙泉源心里揣测,改人言,也就是他家里的问题,所谓的政治原因,他被刷下来了。尤继红家成分是贫雇农,父亲是工人,她被刷下来是啥原因?不会是她母亲的事情吧。若是她母亲的事情没有过得了政审,那她也就麻烦了。这事儿要问清楚。尤继红觉悟高,没有问。孙泉源觉悟低,再说也是厚脸皮,仗着跟公社团高官关系还不错,硬着头皮,直接上去就问:“浩仁哥,言这事儿,我这让张永东顶了,我想应该是因为我爸是无业游民的事情吧。可尤继红这换成君子妹,那审查的时候,他们上边是咋说的?”
浩仁是国家正式干部,虽然是从农村基层大队干部提拔起来的,他的觉悟,他的为人处事,还是让人很满意的。他没直说。他说,上头咋审查的,他不知道。他只说上头审查时,只提出来疑问,那扁担钩子,抛过去,应该沉底,为啥没沉底,这是明显造假,那是不能服人的。他就赶紧给上边解释,农村用的扁担钩子都是木头树杈做的,这审查也就过了。至于为啥换人,他觉得那意思是最终能把人救上来的是张永东,那么让张永东代表这个群体言,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说为是替换了尤继红,浩仁的揣测是,既然尤继红不是落水被救者,她也就不能作为被救着言了。
孙泉源觉这话说得有道理。张永东却说,说这是狗屁,哪有这么看事情的。分明有别的意思。别的是啥意思,他也说不清楚。他只是这么想象而已。
孙泉源把这情况给尤继红说了,尤继红觉得浩仁说得有道理。挑选让谁言,自然要挑两头的。人家不会挑这中间没有说服力的人去言。尤继红不再意换人,孙泉源压根就没想过当先进,尤继红还没觉得心不顺,他就更觉得无所谓。张永东和君子妹却觉得代替人家两个言,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尤继红和孙泉源都说,谁言都一样,作用都一样,都能实现教育人的目的。他俩也是高兴的。
但在孙泉源的心里,则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这当中一定有问题。只不过浩仁没跟他直说,没想让他和尤继红心里吃苍蝇而已。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他也没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