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玄黄演义 > 第四十三章 罗汉对剑士

第四十三章 罗汉对剑士

这就好比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主持人,退居了二线,靠笔杆子吃饭后,久而久之,自然嘴皮子上的功夫就要比当初,至少要倒退十年。

孙武当初的舌战水平本来就比不上拿金话筒的主持人,又退居“二线”数千年,心机和城府倒是略有长进,但舌战上,便是此时的十个孙武,也比不上一个高岳!

“出来吧,儿郎们!”孙武心中大怒,但毕竟在此苦守了数千年,道心稳固,可比泰山,不可能因为高岳一番冷嘲,就有失水准。此时,一声暴喝,瞬息间,从他身后的拱桥彼端,自大雾中杀出一路兵士来。这一路兵士,有四五百人,没有战甲,都是一身文士服的打扮,手中的兵器,是清一色的齐眉棍。

这种齐眉棍,实则并不适用战场的投入。古时两国交战,兵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组成方阵,这样方便排兵布阵的时候,能够令行禁止。

当然,孙武的时期,交战的时候,因为早期投入了大量战车,用的最多的兵器,是戈:可捅、可刺、可砍、可勾拉等。但到了战国晚期,由于大量的步兵投入战场,兵器除了弓箭和标枪外,就是近战用的短剑了。直到再后来的东汉早期,由于骑兵的出现,钢制的长剑、矛、铄等成为了主流。

换句话说,齐眉棍这样的兵器,不论是哪朝哪代,都不可能用于投入战场。不说‘戈’这种几乎只流行战车作战时期的物品,只说步兵和骑兵成为战场主流的漫长时期里,“棍”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兵器榜的,不适用任何战场交锋。

但偏偏这位兵家之祖,就敢给兵士装备齐眉棍。

有趣的是,在民间传统理念里的和尚们,好像每一位都是用棍高手。这倒也非空穴来风:北魏孝文跋陀入少林寺,秘传武僧棍法;到了唐朝,出了大宗师昙宗,更是将齐眉棍发扬光大,流传至今。

偏偏此刻的场面却倒转过来。高岳的一百零八位罗汉,用的是长剑,而兵家之祖的四五百兵士,却改成了齐眉棍。

齐眉棍的特点:讲究乱棍猛击,棍打群敌。盛名一时的典故,恐怕还是要数大宗师昙宗大师,演绎了一出热血沸腾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精彩事迹,将齐眉棍这门兵器,彻底打出了名头。

正所谓“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说的就是齐眉棍。

由此可见,孙武的这四五百兵士,敢用齐眉棍,就已经说明了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兵士了。

只见这些兵士,纪律严明已极,杀向高岳一方的时候,拉开架势,见人就打,没有争先恐后,有条不紊。高岳的一百零八位罗汉,却是极静而动,本是一百零八根木桩子一般的罗汉们,在纪律方面,比对方犹有过之。

就在对方进入五丈范围的时候,一百零八位罗汉,举剑,竖劈,动作整齐划一。虽然只是两个动作,但是一百零八道剑气,却是笔直地破空飞了出去。

首当其冲的百十个兵士,要么被一剑劈成两半,要么断手断脚,倒下了一大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亿万倍系统:从修真大陆崛起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灵仙界天尊快乐的寻法路没有你可不行凤逆九霄,我以神骨镇诸天被娘子蛰久了,我竟然百毒不侵?源化万物役使雷霆穿越到合欢宗,仙子们不要逼我宗门发坐骑:给我发了个妖族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