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史》载,永乐十二年的献瑞之后,麻林国和榜葛剌国又各有过一次进贡麒麟的记录,见到传说中的神兽以后,长颈鹿的形象与神话产生了互渗,近年来在南京出土的徐达五世孙徐俌夫妇墓,陪葬官服上的麒麟补子,居然是一只伏在地上的长颈鹿。明刊本《异域图说》中出现的麒麟,也作长颈鹿状,日本画家桂川国瑞的麒麟图,在今天看来都是长颈鹿。甚至在日语中,长颈鹿和麒麟至今还是同一个词,可见长颈鹿来华事件的余波。
赖茜说:“听说郑和的船队有一艘宝船,在当时以至现在,用木制的船是最大的,是真的吗?”
苏洋说:“
郑和船队多次成功远航,与当时高超的造船技术密不可分。?郑和船队船只多达一二百艘,每次出航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平均每艘船要搭载上百人,足见船只吨位之大。?船队中有大中型宝船62艘,根据文献记载,大型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中型宝船长37丈,宽15丈。按照当时1尺相当于今天0.317米计算,大型宝船长约140米,宽约57米,总排水量达2万吨以上。仅在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出土的一根宝船舵杆就长达11.07米,需要使用绞车操纵它的升降。
郑和船队消失半个多世纪后,意大利人哥伦布(约1451—1506)开始了他的首次探险之旅。这位发现美洲的英雄,所率船队仅有4艘船。?其中,哥伦布所乘坐的旗舰是其中最大的一艘,其长度还不到郑和宝船的三分之一,宽度仅及郑和宝船的六分之一。通过这些数据对比,人们不得不叹服中国明代强盛的国力以及当时造船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保罗说:“我认为这艘古船如果是郑和的船队,那世是一艘用来出入方便的附属小船,这船用来远航不适合,遇到一些大风就会翻船。”
梅自香说:“我看也许是当年郑和到了这里,和这里的人进行贸易,也是交了一些朋友,说不定就用这个印章送朋友了。”
赖茜说:“说不定有个红颜知己也是说不定的哎,因为远航必定寂寞嘛。”
梅自香笑着说:“郑和是一个太监,那里又冒出个红顔知己了?”
苏洋说:“有些资料记载着郑和带着数十个老婆随船出行,也不知真假。”
赖茜说:“郑和每次航海都有二万多人,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个庞大的船队。”
保罗说:“这想起来就够吓人的,如果当时郑和具有侵略征战意识,恐怕天下都是中国明朝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