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背一下九九乘法表吧,背完了,然后我抽查上次的问题。”
等大家一起背完了九九乘法表后,金盛随机抽出了三个人,由于认识的人匮乏。
我们可怜的秀儿少爷和梁山伯成功中奖,还有一个居然叫马文才,金盛差点自己怀疑穿越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世界。
“今天就有秀儿,梁山伯,马文才三人把答案上交。”
看了他们上角的答案后,金盛感到很欣慰,居然都对,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他们都是写着5050
“你们写的都对,不过,我想问问,你们是怎么算的,马文才你是怎么算的。”
“回教习,我是一个一个加的,算了我整整两天时间,算了好几次了,最后多算了几次才算好。”其实马文才不敢说是他们的账房算的。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我上次就暗示过的。”
你们看,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第一种按100来计算,那么(1+99)+(2+98)+(3+97).+(.48+52)+(49+51)共有49个100,还有一个50,一个100,所以和是5050.
“另外一种更简单,就是利用乘法,(1+100)+(2+99)+(3+98)+...+(49+52)+(50+51)共有50个101,那么50乘以101刚好就是5050.”
“大家是不是觉得简单了很多,其实只要学会了乘法,以后这种计算是不是简单了很多。”
“原来如此,一直以为金教习教的九九乘法表没用呢。”
“还好我背了,原来可以这样用。”
听到下面的学长在议论,金盛也不打断,直到大家差不多了,金盛开始授课。
“今天呢,我就教你们一个几何方式,不过呢,先允许我出个题,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算的出来。”
金盛把题目写在沙盘上,让他们抄写过去,然后计算。
题目如下
第一题,假设我用100文买了100只鸡,其中公鸡要5文一只,母鸡3文一只,小鸡一文三只。
问: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多少只。
第二题,假设从甲城运到乙城,每车都装满粮食,每天行程25公里,如果空着车呢,每天可以行程35公里,5天时间刚好可以往返3次。
问:甲乙两城相隔多少公里。
金盛把两题写在沙盘上让他们抄写,自己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一节课满后,金盛让他们自由休息一下,然后上课。
终于到了第二节课,“大家应该做好了吧,有谁做出了请举手。”
可惜无一人举手,没办法,看来只能教了。
“看来大家都不会啊,那我开始解题了,大家听好。”
假设,我们先买一只公鸡那么就是5文钱,一只母鸡就是3文钱,然后9只小鸡,那么就是3文钱。
5文+3文+3文那就是11文,我们再乘以9那么就是99文,也就是99只,多出了一文。还少一只,我们是不是少买一只公鸡,那么还剩下6文钱,刚好可以买两只母鸡。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公鸡有8只,母鸡11只,小鸡81只。”报了答案后。金盛想知道学子们学习进度。
“那么,学子们,现在就知道怎么计算了吧。”
“原来如此,还可以这样计算,教习真厉害。”
虽然大家还是不是很懂,不过,看教习教的这么认真,大家也就装做懂了的样子。
可惜,第二题大家还是不会,金盛觉得,自己可以去撞墙了。头疼啊,自己造的孽自己解决。
没办法,金盛只能把第二道题讲解一下,准备放学前布置一下类似题目的作业,这样总会了吧。
“开始讲解第二题,思路还是跟刚才一样。”
假设一天满车一天空车,那么就是25+35等于60公里两天。
平均30公里一天,乘以5天,那么5天等于150公里。
也可以这样计算,既然平均一天30公里,4天等于120公里,加上满车的一半25除以2加上空车的35除以2得出的结论也是150公里。
“现在大家懂了吗,不懂的就把解题思路抄下来,现在开始布置作业。”
第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得几丁?
第二题
明清巡园,共坐八船,
大船满六,满四小船,
三八学子,满船做观。
请问客家,大小几船?
布置完作业的金盛说了声下课就走了,带着秀儿少爷聊了几句,送了一面镜子就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