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宁惹阎王,也不要惹金大人,金大人可是全家不留的。”衙役乙不知道怎么了,想起了这句话。
衙役甲捂住了衙役乙的嘴巴,“你不要命了,连金大人也敢编排。”
金盛很想说,我已经听到了,我有这么可怕吗,都是谣传,不过怕尴尬,当没听到。
“后来呢,按金大人不肯吃亏的主,那个书生后来怎么样了。”衙役乙也很好奇后续的发展。
就连金盛也不看卷宗了,也想听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那天真的很精彩,那个叫史达祖的书生拿了魁首正得意的时候,去招惹了金大人,金大人一首水调歌头,直接让那书生跪地求饶。”
金盛感觉脸红,求饶是因为他的身份,不是词。
看来,没有传出别的奇怪传闻,还好,这时,林二也回来了,看到两个闲聊的衙役说了一句。
“你们两很闲吗,还不去做事。”两衙役看到林二后,赶紧走开,做事去了。
“大人,打听清楚了。”林二把大家看他怪怪的眼神是什么原因说了出来,就跟金盛刚才听到的差不多,就算补充的也无伤大雅。
只要不是坏事就好,这种过几天就没人谈了,金盛就懒的管了。
中秋过后,跟平时没啥区别,只是路人多了点谈资,就是昨晚金盛的水调歌头,这个传世名篇一出,以后估计再也没人能超越了。
金盛终结了一个节日词,一想起中秋词,就会想起金盛的水调歌头。
以后再也没人能写出如水调歌头那样的好词了,团圆过后,又是各奔东西。
金盛在这里没有亲人,所以没有别人分离的悲伤,有时候也会想自己的亲人,可是已经回不去了,没办法,只能在这里过的好,就是对亲人的安慰了。
有时候金盛在想,当初为什么会穿越过来,自己又不是在现代过的不好,双亲健在,有吃有穿,每天宅在家里看电影,玩游戏不是过的好好的吗。
也许是老天也看不下去金盛这样好吃懒做,让金盛一无所有,金盛也只是通过前人的智慧在这个世界生存。
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却买不到智慧,只能靠自己的学习和积累,前人的东西只会越用越少。
金盛从来没有这么渴望过知识,靠抄袭,总有一天会抄完,然后呢,别人发现你的不学无术,怎么解释。
看卷宗,是看前人的处理方式,学习别人的处世之道,除了卷宗,四书五经之类的也看,名气大就是不好,不能随便请教别人。
全靠自己摸索,几个月的学习,金盛其实进步很大,因为没有对比,金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
从他昨晚的写的词中,就可以看出,金盛的字,不再是那种初学者的样子了,昨天这么多人都没说金盛的字不好。
说明金盛的进步很大,半年多的时间,很多时间都在忙,练字时间确实不多,能练出大家还能入眼的字,很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