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带着战士模板混漫威 > 第三四章

第三四章

潮州现存1719世纪的地方志书,有17种提到这个节日。除掉志书常见的按旧志重复抄录的4种,可以读到13条不同的记载。我们按材料出现时间,把这些文献记载抄录在下面。

中元祀先,以楮作五色绮绣之状焚之,云为做衣裳。为盂兰会,老僧于黄昏后登坛作法撒物食羹饭,谓之普施。齐翀乾隆南澳志卷10“岁时”,13年刻本。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潮阳县志记载:

中元祀先。诸寺先期醵金作盂兰盆会。近且乡族之间,因而醵金,施孤演戏,数日之费,或累千金,士民往观,络绎于道。唐文藻:嘉庆潮阳县志卷10“风俗”,1819年刻本。

1884年光绪十年,潮阳县志记载:

中元作盂兰盆会,曰施孤。周恒重:光绪潮阳县志卷11“风俗”,1884年刻本。

1888年光绪十四年,海阳县志记载:

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度。中元家设祭,各挂冥钱于门焚之。卢蔚猷光绪海阳县志卷“风俗”,1888年刻本,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扫描缩印,2001年。

在17世纪的地方志书记载中,中元节的节日活动,主要的礼仪形式围绕着祭祀祖先进行。这个节日祭祀祖先,要比其他一些节日隆重。有个家人盛装拱立门前,恭候祖先神灵到来的仪式。祭品多用应时蔬果、日常饮食,但其中一定要准备好楮衣。或者是因为七月暑尽,季节更换,必须让祖先更衣防寒。这种在“七月半”为祖先“做衣裳”的习俗,一直沿袭到18世纪以后。在这些记载中,只有到1687年,潮阳县志才让我们看到佛教的影响同一年修撰的饶平县志甚至很明确地指出这是一个道教的节日。这与同一时段佛教信仰在潮州民间社会的流行情况显然不符,需要做一点更加具体的讨论。

首先当然要注意的地方志编纂者的立场。1572年隆庆六年林大春撰写潮阳县志,在“坛庙志”的按语中,述说他为什么要在记载国家奉祀的坛庙之后,还记录大量废弃的佛道寺观:

然则,又何以书废寺也?曰,寺院之兴,佛老之教也。佛教之炽,圣道之衰也。故不书存而书废者,见孔子之道明,而佛老之教息也。夫佛老之教息,而孔子之道于是乎益明矣。又安得不幸而书之。林大春隆庆潮阳县志卷10“坛庙志”,1572年刻本,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扫描缩印,2005年。

这段话很典型地反映了参与地方志书编写的、坚持儒家立场的士大夫的思想。其实,佛教在当时潮州民间社会的流行,从按语中“不书存而书废”这一句话还是读得出来的。林大春生活在16世纪,关于林大春,可参阅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作为一位在晚明非常有影响的潮州士大夫,他这种尊儒排佛的思想,也可能影响到下一个世纪的地方志编纂。

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17世纪几种地方志书的编纂者,对待佛道的态度与林大春有很大的差别。这可以通过他们对佛道寺观的记载观察到。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末世路上的生活身软小人鱼捡垃圾,全星际心疼哭不死者之王:独自走上登神之路恶雌沦落阶下囚,雄性轮流哄出狱我在无限流游戏里打工末世丧尸女王,有男宠星武大秦全民氪命抽奖,只有我能掠夺寿命斗罗2:唐舞桐她姐靠凶名成神崩坏编年史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