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张国华带着新婚的妻子,怀抱着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想法离开老家,来到传说中的大上海。夫妻二人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面馆,他们手艺好,能吃苦,做出的东西色香味俱全,没多久就开始小有名气,每天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还真赚了不少钱。
然而这里毕竟是城乡结合部,鱼龙混杂。他们的小店的名声大了,很快就有地痞流氓找上门来敲诈勒索。张国华并不害怕这些小混混,以一敌多,把他们打跑了好几次。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些人背后的势力,不久之后,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始上门来找茬了。淳朴的夫妻二人初来乍到,根本无力反抗,一度被欺压到准备放弃这里的生意,重回老家。
好在政府很快就展开了反腐打黑的行动,混混们连同他们背后的势力被一网打尽,夫妻二人又看到了希望,坚定地留了下来。后来他们有了孩子,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一碗鱼汤面的价格也从三块钱涨到了二十块。夫妻二人终年不休,每天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直到几年前妻子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为了给妻子治病,张国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巨大的悲痛让这个英武的汉子苍老了不少。妻子离世后,张国华一人撑起了小面馆。儿子张伟已经十六岁了,偶尔会来帮忙打打下手。
张国华的家乡,很多行当一直都有子承父业的传统。他的做饭手艺就是由父亲传授,所以他并不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妻子在世时,对张伟要求很严,一直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不用再这么辛苦地讨生活,但张国华一直不以为然。等她离世后,店里的事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更加没空管儿子。张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成绩一落千丈,初中毕业就不再念书了。他开始变得吊儿郎当,除了偶尔去父亲的小店帮忙,大部分时间都在社会上晃荡。
张伟的外表继承了父母的优点,与父亲有七八成相似,但气质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他的父亲参过军打过仗,虽然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充满斗志的剑眉星目和永不屈服的刚毅神情能让大部分女性为之倾倒;张伟则完全不一样,他年纪不大,却不知为何有一种破红尘的颓废感,平时总是懒懒散散的,对谁都是一副爱理不理、漫不经心的样子。在他的情感经历中,曾经出现过不少朋克风和哥特风的女孩子,她们开始总觉得张伟眉目如画,像是一个有内涵的人,但在发现他不仅不学无术,而且真的一文不名之后,纷纷斩断了情丝,相忘于江湖。
张伟虽然读书少,但他确实达到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境界。他始终坚信自己聪明过人、前途无量;总有一天,他张伟会成为世界级的富豪,家中金银成山,美女如云。他厌倦了被这样的家庭束缚在一个小小的面馆里,没有机会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巨大潜力,从而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他给父母讲过自己的理想,他们都非常感动,然后继续逼着他看书写作业,这让他觉得自己完全得不到理解,甚至开始怨恨父母。每当他看到父母没日没夜的干活,就告诉自己决不能跟他们一样胸无大志,一定要找机会离开这里,从而一飞冲天。
与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张国华夫妻非常疼爱自己的独子,粗活重活是从来都舍不得让他干的。当他们听到儿子的雄心壮志时,内心其实是非常欣慰的,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在心里感慨儿子有志气。妻子去世后,张国华的压力陡增,开始指挥儿子干活,这让张伟对父亲的不满与日俱增,经常去网吧找网友倾诉。
张国华不懂任何电子产品。他自己一部旧手机用了十多年,而且只用来打打电话,连短信都不会发。不过虽然他不懂那些儿子喜欢的东西,但作为父亲,一直在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比如他每年都要花好几千块钱给儿子买新手机,就因为张伟说要用它学外语。看到儿子有这么大本事,张国华内心其实无比欣慰和自豪。他知道儿子喜欢去隔壁的学校看书,还经常用电脑学习,就尽量不打扰孩子,店里面能自己干的事情都自己干了。
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张国华就要先去农贸市场进货。他家的生意那么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西既好吃又卫生。他要挑选最新鲜的鱼虾回来做高汤和馅料,虽然这样既昂贵又麻烦,但他坚持了几十年了,从未变过。进完货,张国华就要开始制作半成品,待客户上门后只需要过水烧熟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