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施为,你就算失误了,也伤不了我。”
成峰特意解释了一句,稍微减轻了下面冯同学的压力。
他左踱三步,右踱三步,六步走完,便蹲下身子,掏出随身的记号笔,在地上画了起来。
成峰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的动作,心里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虽然坐在八米高的台子上,但以他的目力,还是可以看清冯梦龙笔下的动作的。
看样子是要让木架深扎进土里,以降低高度。
聪明的做法,一是加深地基,二是动工的结构不会那么大,会更有把握,大概是为了消除自己经验不足的隐患吧。
如果要让同经验水平线上的成峰自己动手的话,肯定会直接减低举架高度,大道直行,而不会是像这样保守行事。
但考虑到上面还有个“人质”的话,这样的安全性更高,至少让人质选的话,他肯定会选对方的那种。
毛病也有,下笔迟疑,画出的线条有停顿和小波浪,这样会让下降过程中出现轻微晃动,不过无伤大雅,基本上不会有危险。
炼成阵结构优化稍微反复了一点,不过对于一个一年的新手来说就不要太苛刻了。
总的来说,是个好苗子,成峰最喜欢他的就是他性格里的谨慎。
在科学领域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固然重要,但谨慎求证也是很难得的品质。
不过冯同学接下来的动作却让他眼前一亮,在炼成阵基本完成以后,对方居然重新画了一幅出来,而这一次的手法,能够在成峰这儿拿到一个优秀。
他之前的作品也就是一个良好罢了。
虽然在战斗或者其他紧要关头,这种复稿的做法是在作死,但在现在这种时间充裕且人命关天的情况下,这反而是对所有人的负责,任谁都不能挑出毛病。
定稿完成,冯梦龙站起身,后撤了一步,先是朝成峰一鞠躬,然后双手合十,分开后直接贴在了炼成阵上,双膝跪地。
“这种炼成方式,还真是怀念啊。”成峰一边嘀咕着,一边在心里查着数。
一,二,三.
三秒之后,一阵微弱的米黄色光芒泛起,慢慢地爬到了篝火台的基座,覆盖住了地上的土。
那光暗淡得就像是风中残烛一样,明灭不定,却又坚韧地亮着。
成峰能感受到轻微的摇晃,但是不打紧,身下的台子一寸一寸地下降着。
等到降至五米的位置,他忽然开口打断:“停停停,好了,到这儿就可以了,在低点儿后面同学就看不见我了。”
冯梦龙听话地撤离了双手,黄芒消逝。
“让我们给这位勇敢且自信的冯同学一点掌声好不好?”成峰抬手呼吁道。
一阵热烈且真诚的掌声过后,他问下面的冯梦龙:“你为什么会想到从土着手,而不是木头呢?”
此时已经脑门见汗的冯同学谦虚地说道:“因为我在实践课上基本都是负责挖土的,太熟了,所以更有把握。要是弄木头的话,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散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