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
成峰按下了手中的语音键。
不到一秒的响应时间,不仅原本处于待机状态的液晶电视瞬间开屏,就连一边的落地窗帘都自动拉上,头上的吸顶灯也开始智能调节适合观影的柔和灯光。
应该说“不愧是擅长享受的资本主义吗……”,虽然物联网技术在前两年就已经完全成熟,但在国内市场却迟迟没有上市,听风声是几家掌握核心科技的电器巨头条件没有谈妥,而且互相拖后腿,所以才把抢占市场的先机错失了。
反倒是鸥梅这边因为联合研究,早早地就划分好利益分配,再加上出于灾后刺激消费等考虑,现在的富人区听说基本都配有成套的物联家居,基本上只要一台手机就能够掌握家里所有的电器。
至于酒店嘛,因为流动性大,所以还配备了万能遥控器。
不过,虽然智能家居在国外闹得红红火火,在国内的动静却不大,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小部分人手里,普通人如果想换一台新家电的话,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其次才是质量,这样就直接把比普通进口货还要高昂的进口物联家居给排除在外了。
比如很多“有识之士”很清楚国内的相关技术早已成熟,那些电器巨头也不可能坐等国内的自留地让一群外人给占了,很快就会推出比进口货更“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宰他们,所以再忍耐几个月,就可以省下几千元,多么划算的买卖啊。
比如某些对物联家居比较感兴趣,腰包也鼓的中产,可能本着“一步到位”的想法,就算能负担得起这笔支出,也会忍到国内的产品上市。
比如国家某些政策的扶持。
说到底,还是因为国产品牌这些年的表现逐渐打破了那些舶来品“一定比国产质量好”的神话,虽然不敢说后来居上,但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而国内的富人们也不全都喜欢智能家居的,就像家里的老爷子就总说“连开灯拉窗帘都要别人帮忙,那这人不是少爷就是废物。”这只是部分老一辈人的想法,像王爷爷这样白手起家的人,从一无所有的贫农到家财亿万的巨富,才会保留一些贫贱时的风骨吧。
成峰自己的定位就很奇怪,按年龄来说他是老得不能再老,但在这里又是小辈。他喜欢享受生活,但奢华不是全部,便利也不是,自然才是,熟悉的才是,自己喜欢的才是。
或许是就想听妈妈唠叨那一句“天冷了,多加床被子”,而不是温度自动调节的冰冷关心。或许是喜欢两个人抱团取暖,而不是各守一边的同床异梦。
生活从来不该是机械的,物质的。
只要能带来便利,砸锅卖铁也要买买买?
不。
只要生理舒服了,心理自然就舒服了?
不。
只想要能让你过上所谓好日子的人?
呃……这个随你们吧。
不过入乡随俗,他从来都不是顽固的守旧派。
“SBN新闻频道。”
成峰再次下令。
电视画面一切,出现了一片昏暗迷离的天花板。
应该是在某个夜店吧。
下面的文字也写的是记者在暗访这里独特的“怪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