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已经在办公室等候良久,是两个非常年轻的男人,一个二十五六,浑身一股书卷气一个十岁,眉目英俊温和,嘴角微微含笑,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学长来了。”见到厂长,年轻一点的男人并没有和别人一样喊厂长,而是出乎意料的叫了声学长。
“学长您好。”年长点的男人跟着喊了声。
三个人握了手。
“你们是?”厂长觉得疑惑。
“自我介绍下,我叫赵长天,京大生物系6届学生,这是我师兄朱正明,生物系0届本科生,4届研究生。”
啊,原来是母校的校友,根正苗红的学弟。
距离立刻缩短,某种莫名的亲切感浮上心头,厂长爽朗大笑:“好久没见过来自母校的人了,我是74届生物系的,来来,快坐下,喝茶。”
赵长天并没有急着道明来意,而是笑吟吟的扯着京大的话题。
未名湖畔的垂柳,文史楼的狗洞,圆明园的鱼,翟和中教授的普通话,还有工农兵学员的停招。
“老生物楼实验室搬迁了?以前不是在124。那时候做试验,大家啥也不会,到处乱摸,把白老师气的七窍生烟。”厂长回忆着十二年前的往事,他全身上下带着三块钱,来到京大,四年后,又把三块钱带回了家。
还带着省吃节用,用粮票换的面粉,和自己偷偷用肥肉炸出的一罐猪油。
“白老师已经是教授了。”朱正明插话道,他跟着赵长天跑过来,任务是劝服药厂的厂长去当振华生物的总经理,想想都觉得匪夷所思。
“他当年就很厉害,经常把我们训得抬不起头,侯老现在如何?身体好吗?”
“好的很,六十多岁了,还成天往实验室钻,说要为国家的生物事业发展贡献最后一滴血,有时候兴致来了,还带着我们去跳舞呢。”朱正明不喜欢参加舞会,还被侯老骂了一通什么呆木头迂腐之类的。
办公室气氛融洽,谈笑正欢,毕业年,第一次见到来自京大生物系的学弟,厂长兴致极高,把试验失败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在京大,听到老师们提起过学长的故事。从普通的技术员一步步成为药厂厂长,一年多的时间克服种种艰辛磨难,扭亏为盈,赚了34万,真的非常佩服。”
拼拼凑凑两万元起家,赊账倒买倒卖人参,成立制药五厂,建起面积1400平方的口服液生产车间,接连开发新产品,将来更是一飞冲天,走在华夏生物制药的前列。
厂长的履历清清楚楚记在赵长天脑海中。
又在胡扯了,系里哪个老师提到过他?也不知道小师弟从哪打听到如此详细的经历。朱正明对赵长天瞎掰的能力有了深刻认识。
厂长叹了口气,前程往事掠过心头。
京大毕业,一心想要回来建设家乡,进了药厂当技术员,踏踏实实一干就是五年,好不容易手头有了生产维生素的项目,进展顺利,却被不分黑白的领导喊停,自己四处喊冤,最后却被扫地出门。
谁能想象,一个京大毕业的大学生,长达一年多找不到工作,只能在长白山到处流浪
厂长摇摇头,把不快的往事摇掉,笑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两位学弟突然到访,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