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间在一个领域出现三位大科学家,在当时,冶金领域可谓盛况空前。因为加上宋楠和另一名大科学家,这一领域就有了五名大科学家。
冶金领域一时独领风骚,也让这一领域的研究员们很是扬眉吐气。
对于多年前的盛况,这名研究员是知道的。因为五这个数字至今未被打破。
“那怎么这些信息没见诸公开信息啊?”
周瑶轻轻的说道:“因为一个赌局。”
“赌局?”
“是的,在宋楠刚提出这个设想时,遭到了另一名副院长的反对。两人在科学院立项会上为此争论了起来。最终两人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有绝对的把握。在众人劝阻中他们打了一个赌,失败的一方将在科学院年度大会上当众承认失败。”
“这么严重?”
“是的,所以从一开始这件事就被当时的秘书长压了下来。试验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是除去交给议长的资料上有此记录外,其他对外资料统统没有相关记载。”
周瑶进入到了自己的思绪中,没再等研究员提问,继续说道:“开始几年,宋楠还卯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另一名副院长也非常关注试验工作的进展。可五年过去了,试验的进展非常缓慢,还延伸出了许多其他问题。宋楠院长不愧是这一领域的魁首。她抓住每一个方向,指导研究员们进行深入研究。最终……”
研究员抢答道:“方法是错误的,收获却满满。”
“是的。在证明螺旋淬炼法是完全错误的当日,打赌的两位当事人在办公室深聊了近六个小时。出门后两人同时宣布,四十二年前的赌约,两人打了个平手。”
数月之后,两人先后离世。在最后的日子,秘书长才知道,两人身体早已透支,只是为了论证这个方法,一直拖着自己的身体在坚持。甚至在最后的几年,反对的副院长带着几位得意弟子亲自参与了部分计算和模型建造工作。为的就是对这件事早日得出结果。
试验中有益的成果最终都得以公开,但因为螺旋淬炼法本身是错误的,又牵涉到两位副院长的赌约。最后科学院决定将此事的细节与两位科学巨人一起埋藏起来。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资料才会只有一个简单的结果?”
事实上,科学院没把这个错误的方法公布出来,也基于一个判断。就是科学院认为能提出螺旋淬连法的至少也会是大科学家,连研究员的可能性都不大。而科学院大科学家层面对此事还是有所通报的,至于冶金领域对此事早已人尽皆知。
所以,对于这个方法,知道人的不会再提,不知道的没能力提出。
“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重视他们几个小家伙了吧?”
“对于两位科学院副院长都不能看透的事情,能被只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提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他们思维问题的方法和高度。”
“就是这个意思。你要知道,我们现在乘坐的蓝色星球号龙骨技术就是在验证这个方法过程中研制出来的。”
“还是教授看的远,你是想让他们多折腾一下,不要被我们的思维束缚住?”
“是,也不全是。在冶金领域要说资料,所有最先进的资料蓝色星球号都有。但一项项科技的来龙去脉却没人说得清楚。我们要使用现有科技很容易,但想在现有科技上进行探索性研究却异常艰难。我想看看这帮学生自己能走多远,等他们走不动了我们再出手。”
“你还希望干脆就不用我们出手了是吧?”研究员狡黠的说道。
“这个我到真没想过,毕竟试验经验积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不过我对他们确实有很大希望。”
“那就这样,完全散养?”
周瑶坚定的说道:“只要没违反实验室规程,散养就散养。资源方面,只要是实验室权限范围内的,一律满足。需要向舰上申请的,全部报给我。”
虽然说了这么多,其实周瑶有种感觉。这几名学生能提出螺旋淬炼法,不是偶然,绝不可能是偶然。如果周瑶的感觉没错,那就让这些必然的种子自由生长,兴许能生长出意想不到的果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