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战国大司马 > 第190章:返回宋国【二合一】

第190章:返回宋国【二合一】

赵王何四年十一月,蒙仲、乐毅、蒙虎一行人在大河南岸告别了庞煖、剧辛、赵奢三人。

旋即,蒙仲亦解散了信卫军。

毕竟赵主父已死,而蒙仲亦决定返回宋国,日后若无意外可能再不会返回赵国,而一路跟随至此的那二十几名信卫军士卒,他们在赵国都有各自的家人,他们不愿意抛下家人跟随蒙仲前往宋国。

当然,其中的重点是不希望抛下家人,而不是不愿跟随蒙仲,甚至于有的信卫军士卒临走前还告诉蒙仲,日后会带着家人到宋国蒙邑投奔蒙仲,对此蒙仲等人当然表示欢迎,毕竟相处一年多,彼此亦有了颇为深厚的感情。

将身上所有的干粮、钱币以及多余的战马都给予了那二十几名信卫军士卒,蒙仲带着乐毅、蒙虎、蒙遂、武婴、华虎、穆武、乐进七人,继续向南赶路,抵达了聊河县一带。

聊河县,又称聊城,原先乃是隶属卫国的城池,不过从百余年前起,这里就成为了齐国的疆域,齐国将这一带都划为东阿郡。

话说回来,虽然抵达了聊城,但蒙仲等人并不敢堂而皇之地进入这座城池,一来是他们身上穿戴着赵国士卒的甲胄,一旦进城势必会遭到聊城内守军的盘查,二来,他们身上也没有多少闲钱,纵使进了城亦无能为力。

于是最终,蒙仲等人在聊城一带的找到了一个村庄,说服村内的平民在村庄内住了下来。

可能是见蒙仲、乐毅、蒙虎、蒙遂、武婴、华虎、穆武、乐进一行八人个个身披甲胄、腰跨佩剑,虽然看上去颇为年轻但怎么看都像是经历过战场的士卒,因此村庄内的平民虽然并不情愿蒙仲等人借宿在村内,但也不敢强行驱逐,只能委曲求全,默许蒙仲等人在村庄内住了下来。

对此蒙仲亦感觉有些过意不去,但他也没办法,因为他知道他们需要一个暂时的落脚地,至少要等整个冬季过去。

为了补偿村民,蒙仲等人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村庄内的居民,比如放哨什么的,毕竟冬季里时常发生野兽食人的惨剧。

同时,蒙仲等人亦跟着村内的年轻人上山砍柴,或者狩猎野兽,取得肉食。

不得不说,在狩猎野兽时,蒙仲等人便展现出了他们作为正规军士卒的素质与实力,比如当有一次碰到一群山狼时,蒙仲等人轻而易举便将那些凶残的野兽杀死,吓得其余的狼转身就逃。

期间最令让村内年轻人感到震惊的,即是蒙虎,他利用自身三层厚甲的优势,故意让狼咬住了腕甲,而与此同时,他右手的利剑一下就刺穿了那头狼的腹部,干净利索。

见此,蒙仲、武婴等人纷纷见样学样,很快就杀死了几头狼,吓得其余的狼赶紧转身逃跑。

这件事,让村内的年轻人清楚认识到了蒙仲这群少年的能耐个人的武艺尚在其次,关键在于蒙仲等人不避血腥的适应能力,一看都知道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士卒。

“赵国的兵卒都像你们这么厉害么?”

有一名村里的年轻人惊诧地询问蒙仲等人,因为他感觉,虽然他的年纪比蒙仲等人大几岁,但若是彼此搏杀,他完全不可能是蒙仲等人的对手这八名少年,可能拥有着屠尽一条村落的实力。

对于那些年轻村民的惊诧,蒙仲笑而不语,而蒙虎、华虎、穆武等人则毫不见外地向他们吹嘘,比如说,他们几个至少都是卒长级别的士卒,惊地那几名年轻村民目瞪口呆。

这也难怪,毕竟卒长,那可是统率百名士卒的士将,而他们这条村落,总共也就百来人而已。

经此之后,村人对蒙仲等人的警惕减少了许多,毕竟村人们也都意识到,倘若蒙仲等人果真对他们什么歹意的话,他们几乎无力反抗。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蒙仲等人近几日表现出来的善意。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眼便到了新年。

记得十五岁乃至十五岁之前的新年,蒙仲都是在宋国度过的,而十六岁时的新年,他则是在赵国度过的,没想到十七岁时的新年,他会在齐国东阿郡境内的一座小山村度过。

是的,过了新年,蒙仲便已经十七岁了,若是放在他们的故乡蒙邑,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大多都已经成婚,并且差不多诞下了自己第一个子女。

而事实上,即便在蒙仲等人借宿的这条村子情况也差不多,村内的那些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十五六岁便成婚,然后时隔一年左右便有了自己的子女。

新年正月,天气依旧寒冷,外面依旧大雪纷飞,因此蒙仲等人倒也没急着赶路,除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村人以外,蒙仲等人平日里主要就是锻炼自己的武艺与体魄。

毕竟此番前往赵国,他们前后碰到了廉颇、牛翦那两位几乎无法抵挡的猛将,那两人的个人武力,让蒙仲等人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尤其是蒙虎,虽然平日还是嘻嘻哈哈,但是在锻炼武艺与体魄时,他比任何人都要严肃认真,纵使在寒冬腊月,他亦赤裸着上身,扛着圆木绕着村子不停地奔跑,让村内的年轻人们叹为观止。

待等到二月时,春季来临,外面的冰雪逐渐消融,而天气亦逐渐转暖,终于该是时候告别这座村子,继续返回宋国的旅程。

为了感谢这座村落的收留,蒙仲等人留下了三套甲胄,补偿他们这两个月里消耗的食物。

不得不说,三套赵国军队的甲胄,虽然有些破旧,但依旧价值不菲,有了这些甲胄,村人上山狩猎显然会安全地多。

二月初九,在村内许多老老小小的相送下,蒙仲一行八人带着些干粮离开了村落,踏着尚未消融的积雪,继续向南返回宋国。

为了掩人耳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蒙仲等人临行前向村人们讨要了一身布衣,套在身上的甲胄外,否则穿着赵国士卒的甲胄堂而皇之地走在齐国境内,一旦撞见齐国的士卒,就有可能引起什么麻烦。

聊城往南,即是东阿县,也是齐国在东阿郡的治县。

同样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蒙仲等人没敢进城,继续向南,反正他们身上带的干粮与肉干还算充足。

本来自东阿径直往南,便可抵达卫国,然后从卫国继续向南,便可抵达宋国的陶邑,也就是宋国最繁华的几座城池之一,但是蒙仲在经过沉思后,却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决定向东南方向,朝着鲁国的方向走。

原因有二。

其一,有关于赵主父过世、赵国国内发生巨变之事,蒙仲认为应该尽快告知宋王偃与义兄惠盎,以便宋国尽快做出改变。

毕竟可以预测,赵主父过世之后,赵宋之盟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宋国需要另外办法来应付来自齐国的压力。

而宋王偃与惠盎都在彭城,也就是宋国的西部。

其二,在前往彭城的途中,蒙仲也想顺路去邹国看望一下孟子,若运气好的话,可能还会碰到去年新结识的义兄匡章。

三月前后,在足足赶了一个月的路程后,蒙仲等人终于抵达了邹国。

对于蒙仲前来拜访,孟子与他的弟子们当然颇为欢迎,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孟子居的这些儒家弟子们早已将蒙仲视为了自己的小师弟。

在吩咐弟子们准备酒菜后,孟子单独将蒙仲带到了内室,询问他忽然到访邹国的原因。

蒙仲很敬重孟子,当然不会隐瞒什么,便将他在赵国的经历,包括沙丘宫变,再包括赵主父过世这些事,通通都告诉了孟子,只听得孟子唏嘘不已。

“赵主父一死,怕是中原要再次出现动荡。”孟子当时感慨道。

不得不说,对于赵主父的死,孟子亦感到颇为惋惜。

当然,他惋惜的其实也并非是赵主父过世这件事,毕竟赵主父的性格与宋王偃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崇尚武力的君主,关键在于赵主父看待蒙仲的态度。

去年,当匡章前往赵国代表齐国与赵国签署了臣服约定后,他在返回齐国的途中,亦造访了邹国,拜访了自己的老师孟子。

当时,匡章便向孟子叙说了蒙仲这位“小师弟”在赵国的处境,当得知蒙仲颇受赵主父的器重时,孟子颇感欣慰之余,亦希望蒙仲能在赵国立足,毕竟这对于他们儒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蒙仲虽然不是他孟轲的弟子,但此子对他那套“仁政”的主张却非常认可,因此孟子觉得,倘若蒙仲能成为赵国的要臣,或就能使他儒家的思想在赵国得以传播。

就像宋国那样,虽然宋王偃对儒家思想毫无兴趣,可架不住他身边的重臣惠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宋国的施政,其实本质还是偏向于儒家仁政思想的,远比齐国、赵国、尤其是秦国要宽松地多。

倘若蒙仲在赵国也能成为像惠盎这样的要臣,凭借着蒙仲对儒家思想的好感,孟子当然有机会在赵国传播他的仁政思想。

但遗憾的是,最器重蒙仲的赵主父在政变中失败而亡,虽然目前的赵国君主赵王何对蒙仲其实亦有诸多好感,但因为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的关系,蒙仲注定难以再回到赵国,这让孟子多少感觉有点遗憾。

当然,遗憾归遗憾,孟子还是尽可能地开导、宽慰蒙仲,毕竟就蒙仲讲述的沙丘宫变过程来说,蒙仲本人并未犯下道德上的缺失,且也并未犯下什么错误,公子章与赵主父的政变之所以失败,只是出自两个原因,其一,赵主父没能听取蒙仲的建议其二,便是牛翦的倒戈。

至于蒙仲本人,孟子认为此子在这件事上已经做地足够出色,虽然最终落到事败逃奔宋国的结局,但孟子却觉得,在赵国的那些经历,这对蒙仲是一个极好的磨砺。

他笑着对蒙仲说道:“阿仲,你还年轻,你看看老夫,老夫四十多岁时游走列国,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却一事无成,最终无奈返回邹国教授弟子,你如今才十七岁,有什么可着急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之岳飞传奇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铁马乾坤录大秦哀歌娶公主当国公他是挂逼吗?逍遥庶子日不落大明:洪武人皇穿越农门,我的身份竟是王府世子废材太子成霸道皇帝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