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0日周三,下午15点。
张元林和吴孝祖已经跑遍了香港的几个大洋行,汇丰、怡和、渣打、恒通等,没有一个肯贷给他们钱。
此刻两人正满头大汗的蹲在中环皇后大道的路边。
张元林原意是想用100桶橄榄油原油为抵押,然后从银行贷款30万美元。
但是两人却被那些银行经理们一桶嘲笑,在1972年的香港,一个普通中国人想从这些洋行里贷那么多钱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有抵押物,其他华人银行更不敢将这么大一笔资金贷给他们。
此时,吴孝祖嘴里正叼着一根烟,看了看旁边低着头的张元林,沮丧的对着他说道:
“要不我回去找我老爸做担保人,那样肯定就能贷出来。”
张元林依旧沉默着没有说话,他在心里想着汇丰银行的一个人,那人叫沈弼,是个英国人,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在香港没有。
沈弼在后来当上汇丰的大班之后,就开始扶持那些香港的华人大商,现在如果能找到他,或许他的贷款就有点眉目了,转头看向吴孝祖问道:
“你认识汇丰的一个叫沈弼的英国人不?”
吴孝祖听到沈弼的名字,顿时站了起来,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起来这个人呢,走,我们现在就去找他。”
说完,吴孝祖就打开了车门,坐进驾驶位,张元林也跟着一块上车,好奇道:
“你还真认识这个人?”
“他去年当上了汇丰总经理,我和我老爸还去参加了他的升迁庆祝酒会的,听我老爸讲这个英国人对中国人很有好感。”
听到吴孝祖的话,张元林心里也升起了一丝希望。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汇丰银行大楼,将车停在了门前停车场,两人下了车。
来到大堂里,一个早晨接待过他们的,名叫詹姆斯的英国人看见了他们走了进来。
詹姆斯以为两人还是继续来办理贷款的,心里有点不耐烦,这些中国人怎么就这么不识抬举,都拒绝过他们了,怎么还来,就走了过来对着两人说道:
“两位先生,汇丰是不会给你们放贷款的,你们要知道我们很少放贷给中国企业,尤其是你们这种没有什么名声的企业。”
吴孝祖直接点名来意,对着詹姆斯说道:“我们是来找沈弼总经理的,我去年参加过他的升职酒会。”
詹姆斯听到两人认识自己的上司,就有点摸不准他们的背景,就客气的问道:
“可以告诉我你们的名字吗。”
吴孝祖将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之后,詹姆斯就转身走上了二楼,来到总经理办公室之后,敲了敲门就走了进去。
沈弼此时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右手正拿着一块白色手绢擦拭他的一款百达翡丽名表,抬头看了看走进来的詹姆斯,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楼下有两个中国小子说认识你,其中一个叫吴孝祖,他们想从我们这里贷三十万美元。”
沈弼直接忽略了前半句,向詹姆斯问道“有抵押物吗?”
“他们想用橄榄油来做抵押物。”
沈弼考虑了一会之后,就直接说道:“带他们来见我吧。”
詹姆斯直接走出门下楼,去找张元林与吴孝祖。
坐在办公桌后面,沈弼站起身走到了书柜前的动力表柜,打开了柜子,里面摆放着各种名表,如江诗丹顿、伯爵、劳力士等各种名表,他一直有收集名表的爱好。
将手中的百达翡丽也放了进去之后,沈弼又重新坐在了办公椅上,双手交叉放在下巴上,他考虑起刚刚詹姆斯所说的两个中国人贷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