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繁华大唐的背后 > 第六十三章 贪污事件

第六十三章 贪污事件

时间很快到了贞观六年九月十五,又一次的大朝会如期召开,不过在这次大朝会上却吃了些事情,太子李承乾公开上奏折弹劾太子洗马王洽,说此人在采购治理黄河所用物资是,贪污受贿,以次充好等等问题,并且建议朝廷严惩王洽。

魏叔琬一听便想到了应该是李二帝下把事情告知了太子李承乾,看来此前的猜测还挺准的,李二帝下是真的很看重太子李承乾,王洽贪污的事由太子李承乾自己发现并揭发出来,便不会有很多人再拿此事弹劾李承乾了,毕竟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太子李承乾只是有些识人不明而已,而要是让别人揭发出来,那么事情便不一样了,很多人就会以为太子李承乾也会参与到其中,看来李二帝下的手段还真是高明。

魏叔琬猜的并没有错,那日李二帝下等魏叔琬离开太极殿之后,李二帝下发了大脾气,既生气王洽的胆大妄为,又生气太子李承乾的识人不明,以至于事情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要不是魏叔琬及时发现此事,让其与的几个儿子发现,那么又将引起一场大的风波,对于几个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李二帝下也是心知肚明,可手心手背都是肉,李二帝下又是个慈父,所以也没有什么办法,但对于太子李承乾的为人,李二帝下还是很了解的,也相信太子李承乾不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一定是王洽瞒着太子李承乾私下所为,所以李二帝下便给太子李承乾写了一封私信,里面把发生的事情告知了他,还措辞严厉的批评了几句,并告知太子李承乾要朝会中公开揭露此事,这样会将此事引起的风浪降到最小,于是便有了这次早朝太子李承乾弹劾王洽的事情。

可事情虽然由李承乾揭发出来,却并不像李二帝下想的那么简单,虽然很多人感觉李承乾只是识人不明,但是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人却不会放弃这次机会,马上便有大臣弹劾太子识人不明,给朝廷带来巨大损失,主张朝廷应该派专人严查此事,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主张严查此事的声音很大,太子李承乾一方的人马立刻反击,说此事太子李承乾已经及时发现,那么朝廷不必对此大动干戈,由太子殿下负责查办此事便可,两方人马舌枪唇剑,互不相让,一时间朝堂之上吵作一团,而一些不属于两方的人马,还有朝中重臣对于此事却是一言不发,李二帝下见此,只好说此事容后再议,便散了大朝会。

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情马上传开了,此事引起的风浪也越来越大,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已经联起手来,想把此事闹大,以便朝廷派人严查,好多牵扯些人进来,搬到太子李承乾的几元干将,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太子李承乾识人不明,心腹属官都出了这种问题,其他人恐怕也会又问题,而太子李承乾一方的人当然极力阻止朝廷严查,说太子李承乾已经及时发现了问题并揭发出来,那么证明太子的能力还是很好的,也并不会包庇属下,坚持主张由太子李承乾处理此事,以便把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两方的人马争斗的十分激烈。

虽然此事引起的风浪已经越来越大,但魏叔琬已经没空理会了,因为与长乐公主李丽质的婚事已经越来越近了,现在魏叔琬天天都被母亲裴氏找去商议大婚事宜,所以每日都十分忙碌,可没想到仅仅是因为公主下嫁的嫁妆,还有出嫁时的礼仪,却还闹出一场不小风波来,而引起这场风波的主角,还是魏叔琬的父亲魏徵,等魏叔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不由得很是无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小强逆袭记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