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们经过了一次战斗后,这段时间变化很大,也开始脱变的更加成熟,具备了军人特有的气质,原本身上的那种唯唯诺诺的性子也变得刚毅起来。
陈恒将新兵与老兵合编在一起,以老带新,每个老兵带七个新兵,然后再分了三个队,前两个队各是一百人,第三队八十人,分别由赵原、赵东、陈子松任队长。
对于如此分队,陈子松当然有意见,用他的话说,都是亲娘养的,凭什么他们第三队少二十人?
陈恒为此承诺下次扩军优先补齐第三队,陈子松这才作罢!
三个队夜间轮流执勤守护厂区,白天另有其人,白天不用他们。
陈恒也将灾民中的孩子也招进识字班,另外又将识字班分成十二岁至十五岁、八岁至十二岁两个年龄段,白天两个年龄段的孩子各上半天学,另外半天军训。
别小看这些孩子们,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足有五百多个,这孩子们人小鬼大,训练起来每一个都非常认真,完全不逊于成人!当然训练量也小的多。
随着军训的开展,这些孩子本来就视陈恒为偶像,也是陈恒的忠诚的守护者。
白天到处都能看到,一个十人队的巡逻者,他们虽然年幼,但巡逻起来却是无比认真,每队都有固定的路线,这也是陈恒提前规划好的,在每条路线上都有不少铜铃,若是有了敌情,孩子们只需拉响铜铃,起到示警的作用。
正在训练之际,赵三派人送来一个小纸条。
宋有林大张旗鼓的进城,自然瞒不了赵三,由于宋有林以前在青州待过很长时间,有人认出他来。
别人还好说,赵三对于宋有林可是相当敏感,暗中发现宋有林随后出了城,离开的方向正是三台镇,他急忙派人快马加鞭给陈恒送了信。
陈恒稍微思考,便基本断定宋有林是来着不善,反正不是好事!
但此时的陈恒已经不是半年前在白塔村的那个陈恒了,他手下有偌大的产业不说,还有将近三百的私兵。
陈恒的对策便是以静制动,暂时不清楚对方的来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却说,宋有林和严升等人各带一帮衙役已经到了三台镇子外,此时身后尘烟滚滚,正是临朐县令李世奇带着一班官员追了上来。
李世奇整理衣冠上前施礼,道:“下官李世奇见过两位大人!”
严升微微颔首,道:“李知县免礼,这位是按察使司的宋大人。”
李世奇再次向宋有林施礼:“下官见过宋大人!”
宋有林脸色一正,严肃道:“今日是本官叫你来,协同本官查办陈恒图谋不轨一事,尔等要有心办差,不得徇私!”
李世奇愣了,查办陈恒图谋不轨?反应过来时脸上冷汗直流,此事若是坐实了,他也难逃其咎,毕竟陈恒名义上是三台镇巡检,在他的手下为官!
手下官员若是造反,作为上官也难辞其咎!李世奇若是还想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那他这么多年的官也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