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去买,一是钱多,二是不保准,如果起兵杀了太守,那自己的实力就暴露太早,很容易胎死腹中,现在虽然地方势力比较大,但还是皇权的天下,如果没有更好的理由,暂时还是不去那样做。
这个时候,可以找一找以前的老朋友,老同学了。
刘备同时想起了几个人,一个是孔融,那是自己的老师,但是这个人生性仁慈,很多意见都和自己的不一样,如果自己一个销魂摄魄术弄的他神魂颠倒,那岂不是毁了一代文化人。
想来想去,刘备认为还是找找公孙瓒比较的好。现在不比两年多之前,那个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是,一个县尉,还很有可能被朝廷砍掉,身无分文,那个时候去找公孙瓒,很有可能被人家不待见。
可是现在,自己有钱了,还有自己的兵,如果写信给公孙瓒,说自己想让他帮我拔高一下官位,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有机会接触到这个人,一个销魂摄魄,控制了公孙瓒,那整个渤海湾就是自己的了。
呵呵,就这么办了!
刘备随即写了信,让简雍带着人亲自去办,因为路上可能有兵匪,刘备特意让张飞带着二十个人,拿着火枪,护送刘备专门为公孙瓒做好的十里飘香以及有些银两。
半个月之后,简雍满载而归,不但带回了一些公孙瓒送的东西,也带回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就是两个人分开很久,正想问问老弟怎么样,你就送来了美酒,知道你现在是安喜县令,非常的为你高兴,你说想有更大发展,这是一个好事情,我这就禀报朝廷,让你到我这来,咱们兄弟一起共抵御外患,为国家效力。
“是为国家效力,光进行武力显然是不行的。”
刘备呵呵一笑,既然他让过去,那就过去。
刘备知道公孙瓒这个人因为不怕死,够义气成名,但是也就是这个不怕死,够义气让他后来变得自负,甚至是刚愎自用。
刘备还记得,在他的那一世里,他曾经投靠过公孙瓒,但是投靠的结果是公孙瓒表面上帮助刘备升官进爵,但是却把刘备始终放在一个炮灰的位置,要不是刘备这个家伙跑的快,善于跑,估计以后就没有刘备什么事情了。
现在自己知道了后面的故事,肯定不能让故事重演。刘备知道这一次去,就是要不声不响地吞下公孙瓒的地方,辽东湾,多大的地方,足够自己养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人口了。在花上几年继续地扩大自己的队伍,消灭掉袁绍,那冀州也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至于袁绍,刘备现在还没有见着,但是他想只要自己在战略上是对的,那接下来就是战术上的问题了。有了枪炮,有了远望镜,自己现在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只是现在这个会飞的老虎个头很小,要等这个老虎张大了,他一定会一口吞下对手。
想想自己接下来就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刘备顿时又是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