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帽来了,快进屋坐。”沈冬兰早晨在门口看见徐根冒走过来,赶紧打招呼。
“喂猪呢。向南在不在家?
“向南出去了,买机器去了,都出去个把星期了。赶紧进屋说。”
“那我就不进去了,我刚从集上回来,带了两吊肉,给你家一吊。”徐根冒放下背在肩上的口袋,提溜出很大的一吊,估计没有十斤也得有七八斤。
“哎呀!这我不能要,你赶紧装上带回去,我家什么都不缺,你别乱花钱了。”
“就这点肉,我都嫌丑得慌,你看我这都拎来了,你不要就是嫌少。”
“你这怎么讲滴,哪能这么讲。我这收下了向南回来又得说我了。”
“那能说你什么,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向南有事都能想着我们,我这算什么。来,你快拎着,我回去还有事。”不由分说把栓肉的绳子塞到沈冬兰手里。
沈冬兰提着肉直咂摸嘴,念叨着“不好意思,难为情”之类的话。
徐根冒已经背上袋子往外走了。
“那老帽慢走嚎,向南回来我跟他讲。”
类似的动作和话语沈冬兰最近几天已经重复了七次,七个人倒是一个都没落下。
沈冬兰刚进院子,小四也从堂屋走出来,他刚吃完饭。
“阿妈,是徐根冒?”
“对,是他,也送来一吊肉。”
“我听声音就像他。你和他跟吵架似的,声音传老远。”
“那家里不都是这样么。晌午我给你们炒肉。”
“阿妈,这几天我感觉尽是吃肉了,天天吃肉也不好。”
“嘿!你这孩子还挑起毛病来了,这么排场的菜做给你们吃还嫌事好歹的,没经过苦日子就是不知道什么。”
“我怎么没经过苦日子呀,只不过那时候我还不记事而已。我是担心大姐,都吃那么胖了,你们还不给他控制着点。”
“你大姐不是还小么,等她长个子的时候就瘦下来了。”
小四撇了撇嘴,这理由真强大,很多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了更胖,因为他(她)的胃已经习惯装很多大油的东西了。
牛凤仙一大早就回家了,小四也无所事事,和沈冬兰有一搭无一搭的耍着贫嘴。周向南他们这两天就会回来,事情已经定下来,小四绷着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
周广田接电话那次之后,褚长又打回两次电话。第一次电话告诉小四,杨福庆倒是好说话,褚长一说他就答应了,其实他心里也没底,合资汽车企业还正在建设之中,明年才能投产,前景如何全靠合资企业那边说,而且杨福庆还需要贷款才有资金参与改制,对他来说压力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