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小四难得起了个大早,不是他睡够了,而是今天上梁,该来的人都到齐,堂屋里闹哄哄的,他实在睡不下去了。
各大股东都到了,还有建筑公司的黄明贵,其他就是家里的亲戚、邻居。
今天周日,吉日。九点,吉时。还是吴景白看的日子。
本来上梁是针对农村自建的土坯房或者砖瓦房,搞个简单上梁仪式,图个吉祥。但这些都是厂用房,按农村的规矩合适吗?
大家的意见有分歧,按褚长的意见为办公楼搞个封顶仪式就可以了。一众股东中住楼房的不多,基本没人支持他的意见。
之前周向南还打电话询问黄明贵的意见,黄明贵倒是觉得没有领导和嘉宾,在农村搞封顶仪式有些不伦不类,还是入乡随俗,农村的仪式简单还热闹。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前天沈冬兰已经蒸了一些花馍馍,现在看来肯定不够,还需要再蒸一些,糖果也需要补充一些,再买了一些红布备用,黄国语则帮忙写了一些对联贴在新房的墙上。
这事小四参合不进去,主要原因是他什么都不懂,周向南也没问过他的意见,他倒乐得轻松。
八点四十,小四也随着沈冬兰牛凤仙去工地看热闹,其他人早就过去了。现场有几百人,分散在各个房子前,孩子们早就摩拳擦掌,等候房前的鞭炮响起。
每栋房子前都有一个大梁,选用的都是结实耐用,粗细均匀,无偏无倚的木料,正中以对角的方式包一块正方形红布,以图钉钉了一个上梁的年份月份,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大梁两端系着绳子,墙上站着两个人,绳头攥在手心。黄国语说那是他们公司的木匠和瓦匠。
上梁喽!
啪啪……啪啪啪……啪啪……鞭炮几乎同时响起,大梁平稳升起,孩子们兴奋了,不顾鞭炮的声响一拥而上,只为了占个有利的位置。
“日地吉良,天地开张。紫微高照,正好上梁。宝梁一上,大吉大昌。南极献瑞,北斗呈祥。宏开甲第,绍启书香,六亲祝贺,富贵久长……”
小四寻声望去,原来是吴景白,手里端着一张红纸,嘴唇一张一合,拖着长腔,念的很慢,声音却没传出多远。小四差点笑出声来。
吴景白平常就不是大声大语的人,在鞭炮声的遮掩下,声音更传不远了。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的词,完全是私人宅第上梁的吉祥词。
还别说,词念完,鞭炮停,大梁落到屋顶,跟排练过似的,时间相差无几。
房上的工人挎起早就准备好的竹篮,一人撒馒头,一人撒糖果和染了红颜色的花生,孩子们顿时哄抢起来,大人们尤其妇女也不甘示弱加入进去。
不时有馒头砸下来,大人们闷不吭声,孩子们吱哇乱叫,其实被馒头砸中了不疼,但是糖果花生砸在头上若是砸巧了还真疼。
工人们也不是总是往一个地点撒东西,一般都是这边撒一点那边撒一点,人流随着工人的手臂蜂蛹。
调皮一点的工人还时不时的做个假动作,总是让大家扑错方向。
这时候大人还真不一定抢得过孩子,一些半大孩子左冲右突,大人没他们灵活,也不好意思跟他们抢。
工人撒完两个篮子,孩子的口袋已是鼓鼓囊囊,装满战利品。各个跑到自己家大人面前展示一番。
这边的规矩是上梁时吸引的人越多越吉利,主人家也就越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