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熊槐之子熊横)二年,楚怀王亡逃归,秦觉之,遮楚道,怀王恐,乃从间道走赵以求归。赵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与秦使复之秦。”
此年,是为赵惠文王三年,距离赵武灵王沙丘宫之变仅余不到一年。
赵惠文王‘赵何’初登王位,根基不稳,军权上有其兄‘赵章’及其父‘赵主父’(赵武灵王)赵雍掣肘,而在政局上,许多赵国臣工依旧遵赵主父为主。
说来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赵雍,倒也颇为有趣,其年幼即位之时赵国贫弱,其父‘赵肃侯’善战,东征西讨把诸侯得罪了个光,死后秦、楚、燕、齐、魏就各出上万军队兵临赵境,名为奔丧,实际上是想瓜分赵国,然幼主‘赵侯’赵雍(此时尚未称王)临危不乱,领军镇守邯郸并亲会诸侯,于是魏惠王、齐威王、秦惠王皆讶其气度,诸侯之围遂解。
赵雍虽然解了赵国的‘亡国之危’,却也深刻意识到赵国的羸弱,当时的三晋(赵、魏、韩国),以魏国最强,赵国领地虽大,但却被其境内的‘中山国’割成了两半,赵雍不得不谋求对‘中山国’的灭亡。
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仅加强了赵国的‘中央集权’,也使得赵军战力大增,赵武灵王赵雍为了专心灭亡‘中山国’,同时也是为了‘君位传接可以平稳过度’,竟然提前将其王位传给太子,自称赵主父,自领大军讨伐‘中山国’。
而论起赵国的太子之争,则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赵武灵王人到中年梦到一美女,觉其祥瑞,第二天就有大夫‘吴广’献其女‘吴娃’。于是赵武灵王‘因母宠子’,废嫡长子‘赵章’而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史称赵惠文王。
此时,‘赵主父’赵雍已然灭亡‘中山国’,正在北方代地与其长子‘赵章’行庆功宴,自然不知晓中原事务。
而已经登基三年的赵惠文王‘赵何’也颇有手段,成功拉拢了一班以相邦‘肥义’为首的赵国臣工,在邯郸俨然已是独掌大权。对于逃亡前来的‘老楚王熊槐’,赵国宫廷在经过商榷之后一致认为不能接纳‘老楚王’入境。
因为赵国刚刚经历了‘灭中山国之战’,而‘中山国’背后有强齐的影子,‘赵灭中山’已经得罪‘强齐’,当然不敢再得罪‘霸秦’,更何况此时赵国王廷在国际上的态度乃是‘亲秦’,于是可怜的‘老楚王’满怀希望的来寻觅他的老伙伴‘赵主父’赵雍,结果人都没碰上,就被他小儿子赵惠文王给挡了回去。
赵惠文王甚至还送了秦国一波顺水人情,直接遣赵卒及相邦肥义‘护送’老楚王‘回秦’。当真在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礼仪孝道’全然可以视如粪土了。
......
秦国‘中更’(中更,秦军功爵之一,白起此时为‘左更’)将‘向寿’正立于沙丘之上驻足眺望远处的赵国境内。
他身后是一队五百人规模的‘秦骑’。
秦人崇水德,《汉书·律历制》云:“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因此秦人崇尚‘黑服’,军中甲士皆套黑甲、履黑屣,戴黑袍,披黑氅,就连战马,也是清一色的覆盖黑甲鳞片,远远看上去就能组成一团黑乎乎的‘钢铁巨兽’,尤其凝练肃杀。
而向寿之所以立在‘秦赵边境’,也正是得到了赵使者的知会,前来‘迎回’‘老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