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重活不是重生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村子里那些事儿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村子里那些事儿

1995年,滇中市普及九年制业务教育,村小学取消附设初中班后,小学也早在1981年就采取六年制,六个年级,每个年级23个班的学生。这等规模的小学校,公办、民办教师加上代课教师,至少需要二十七八位才能胜任。

这些年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少了,公办教师成为小学的教学骨干。这些公办教师都是教育系统正式编制的老师,大多不是五区本地人。

他们来到各个农村小学教书,最起码需要有住宿的地方。他们虽然有国家发放的工资补贴,但是,他们在学校教学生活,最起码的生活保障,还是需要村委会来帮助解决的。

祁官营这么大一个村委会,居然连村小学教师最基本的住宿条件都没搞好,一个将就,就将就了这么多年。

教师是讲求奉献的园丁不假,可是教师也是人,也要生活。人家来给你奉献了,你连最基本的睡觉的地方都没给人家解决,怎么能留得住有教师?留不住教师,村子里那些孩子岂不是放羊了?

难怪,最近几年以来,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下降的那么厉害。听尹校长说,五区坝子九所村小学,祁官营小学已经连续几年排名靠后,有两年居然还垫底。

尹校长自己也非常为难,教师是安不下心思搞教学,你让他这个校长怎么给你出成绩?那些教师可不是村民,他们归塔区教育局管。来到农村教小学本来就没什么。可人家可以去的地方又不是只有你祁官营小学,到哪里不是教书,到哪里不是奉献,非要干耗在你祁官营小学?

自从祁琳从村小学直接考上市一中之后,六七年了,村小学居然再也没有一名能直接考上市一中的学生,连直接考上三中的学生都寥寥无几,考上五区镇中心的也没以前多。

以前可不是这样,祁琳、祁雯那几批每年都能有十来个上考上初中。原来,问题出在这里,留不住得力的教师,或者留下的教师也没心思搞好教学。

祁官营这个村子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自从明初军屯以来,文武人才都出过不少。明清时期进士出过多位,秀才举人也不在少数。武举武官方面出的人才更多,这些在家谱上还能找到记载。

民国时期那些出去的人才就不用说了。听村子里那些老倌聊天吹牛皮。据说民国时期有那么段时期,祁官营普通农民去到春城做个小生意都可以横着走。军政方面的人不说,仅仅的警察系统,祁官营出去的人当中,有五位分局以上头头。

恢复高考以来,祁官营走出去的大中专学生每年都有那么几位。在五区坝子九个村委会,祁官营小学原来的教学质量还是排名靠前在村小学,这几年落到后面了。

问题的根源和结症找到就好办了,如果仅仅是钱的问题引起的,就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的祁景焘在一定的层次上,已经有说这话的底气,兼济天下还谈不上,兼济下身边与他休戚相关的人和事还是可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八零,带着前世父母发家致富倾世皇妃回来了那跨越时空的回家路初入职场:第一次当养成系老婆七零给女主下绝嗣药,她嫁糙汉娶宿敌做老婆,婚后被钓成翘嘴了穿越后一言不合就搬空敌人库房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顶流男团ACE的养成方法年年柿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