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些事情,极为棘手,该如何解决?”
赵高把朝堂之上,讨论的各地反叛之事,全部说与李牧凡听,面带愁容。
赵高的权柄地位,可都寄托在大秦江山身上,若是大秦灭亡,他也会被历史的洪流碾成齑粉。
“本该如此。”
听完各地如火如荼的造反事迹后,李牧凡没有任何惊讶,早有预料。
嬴政在位期间,苛政极其严重,重赋税,征徭役,修长城,北击匈奴,劳民伤财,早已弄得天怒人怨,再加上六国扫荡不久,天下尚未归心。
所有的弊政,都集中在嬴政暴毙的这个时间点,齐齐爆发。
可以说,嬴政死后,整个大秦,已经处在了暴风雨的中心。
若无人站出来,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这泱泱大秦,便会像当年的历史长河中记载的那般,仅仅四年时间,就被摧残的支离破碎,轰然倒塌。
不过,有李牧凡在,这大秦的命运,自然会不同,他要是眼睁睁的看着大秦灭亡,还如何帮赵高称帝?
早在嬴政在位之际,他就已经为今日的局势,准备了后手。
“你且按我说的做!”
李牧凡与赵高密谋半日,赵高离开后,浑身轻松,再无愁苦之色。
李牧凡躺在庭院中,闲看天上云卷云舒,心中思索着后续布局。
关于大秦危局,李牧凡只给了赵高两种手段,让他同时进行。
第一种,自然是减免赋税,放轻徭役,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大秦时期的苛政,甚至让许多老百姓,都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包括后来起义的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就是因为徭役之期将至,他们又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若是晚到,将被砍头,左右不过一死,才会直接煽动起义造反。
只要在这一点上稍稍松开一些枷锁,让平头百姓喘上一口气,他们自然不会有造反之心。
毕竟在大秦时期,平民非常的宽容,在他们眼中,帝王是天子,奉天承运,本就应该高坐云端,荒淫享乐也好,不理政事也罢,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努力耕田织布,就能吃饱饭的世道。
这一点只要满足,没有人愿意冒杀头的风险起义造反。
第二点,便是武力镇压。
李牧凡早在秦始皇在位之时,就已经有预谋的操练手下精兵,三日一操,手下的几万禁军,都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了,若是交战,这几万禁军,足以把十几万的乌合之众,打的溃不成军。
要知道,后世被赞叹治军有方的周亚夫,他的细柳营也是十天操练一次。
倒不是古人不懂练兵的好处,主要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钱银,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大军日夜操练。
李牧凡却没有这种顾忌,这个世界的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就如浮云一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把搜刮来的钱财,全部放在了训练精兵身上。
甚至,他还专门用了三百颗由崔文子炼制的嗜血丹,给亲兵将领吞服。
这三百人吞服了嗜血丹后,气力体魄,都远胜常人,更是李牧凡的杀手锏。
手握着这样的大军,足以将起义造反的这些人,全部镇压泯灭!
只要现在起义的这些人,被全部镇压,加上苛政改革,双管齐下,就足以解大秦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