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机械动力外骨骼机动性的钥匙,交给了具备超强机动性的设备,飞车。
这边机械动力外骨骼在试制,那边的飞车实验室不甘落后,同样紧锣密鼓地工作着,打算研制出第一架可供使用的飞车。
飞车技术与机械动力外骨骼,存在许多相近甚至相同的地方,比如超级智能芯片的运用,比如等离子发动机,比如高能电池的改进,乃至制造材料都大差不差。
乃至飞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机械动力外骨骼的科研人员,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飞车的研制过程,其实比机械动力外骨骼更加容易,毕竟陆地车辆的制造技术,人类早就掌握了。
哪怕核心技术不太先进的华夏,也能生产自己的国产车,而且性能并不比国外车差多少,当然,肯定稍差一点。
因此飞车的试制过程,比机械动力外骨骼更加迅速,特别是在请来十几位,车辆工程方面的顶级牛人后,研制速度突飞猛进,很快就进入试制阶段。
第一辆成品车出来时,机械动力外骨骼,还在样机试制阶段。
这辆华夏试制出来的飞车,经过吕秀驾驶之后,感觉比科研基地的飞车,性能略有下降,特别起飞和下降时,颠簸得比较厉害。
为了帮助科研人员,试制出更好的飞车,吕秀果断从科研基地,开来了两辆飞车,让他们分解研究,看看是哪里出现问题。
经过几天加班加点的研究,最后确认是传动装置的设计有问题,导致起飞与降落容易产生颠簸。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吕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向相关科研人员建议,能否借助直升机的设计原理,举一反三,将其运用到飞车上,毕竟二者都属于飞行器。
这个相当门外汉的建议,反而打开科研人员的思路,特地请求调来几位直升机设计方面的专家,经过请教探讨后,发现确实可以运用部分设计理念,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说哥的脑域,也开发到了10%,并且打开第二层超念密码,虽然智商不如爱因斯坦,比大部分科学家,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吕秀得意地撇撇嘴,解决飞车的起飞与降落问题,相信很快就能投入大批量生产。在沿海城市转移企业时,有三家车辆生产企业,搬迁到了金霍县城,此时终于能派上用场。
两边科研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搞科研,吕秀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大力发展农场,一方面指挥纳米机器人,利用输送过来的材料,开始动工大龙基地二期工程。
在国家力量帮助下,几十位建筑方面的专家,被征调到大龙基地,经过前期的筹划工作,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疯狂的计划,与阿尔法星的科研基地不相上下。
按照他们的设想,要以大龙山基地为基础,将方圆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山包含进去,在上面建造加工生产基地,在下面建造科技研究中心。
大龙基地二期工程,光是上面的生产基地,占地面积就达到120多平方公里,囊括周围十几座大山。
下面的科技研究中心,将会深入地下五十米以下,堪比国内最神秘的地下长城,哪怕遭受氢弹袭击,照样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