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登基了,全新的时代开启了!
朱信有些理解大哥的无奈。
后人总是说,天启皇帝启用了魏忠贤,是如何如何的英明,国泰民安,税收增加,抗击后金多有胜利。似乎靠着魏公公,能开创所谓的“天启盛世”。其实,天启皇帝启用魏忠贤,更多是无奈。
没有文官可用,只好用太监了!
有总是比没有强!
就好似M国总统一般,看似高高在上,可事实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总统的言行,必须要符合资产阶级利益,一旦违背了,那就等着遭遇刺杀,或是下台吧!
想着那些被下台的总统,还有丑闻事件的美国总统,再想想大明的历史脉络,一切都是清晰可见了。
东林党,不是简单的东林书院几个书生,也不是简单的朝廷的几个官员,而是东南地区广大的士绅和商人阶层。借助着朝廷禁海,禁止了百姓从海贸当中获利,那些大商人大官僚却是趁机大获其利。
东林党,掌控着东南的地方基层权力,又是将势力延伸到了中央,掌控着庞大的财税,并逐步架空着皇帝。明朝的皇帝不甘心被架空着,在中央压制着东林党,利用太监到了地方,开始夺取东林党夺地方权力。
在夺权过程当中,东林党掌控了舆论,于是成为了正义的化身,而太监们也成为了邪恶的化身。
事实上,太监们自身操守不足,又是贪污腐化,又是与文臣勾结,说他们是邪恶的化身,一点也不为过。当然了,作为东林党也白不了多少。太监们是黑乌鸦,东林党也是黑乌鸦,只是东林党掌控了舆论,相当于身上刷了一层粉,于是白的不能再白。
皇帝们利用太监,争夺了一部分财权,只是取得了部分胜利,却是整体大溃败。
部分胜利是,有了东南财政支持,国家局势有了一部分好转,免得大明失血而亡;整体大溃败是,太监地方去收税时,那时的皇帝往往被称为昏君,地方名声大坏。
此外,转嫁了税收负担,将税收转移到了普通百姓当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让百姓怨声载道。
太监们到了地方时,多与东林党勾结,雁过拔毛,搜刮百姓,本来收税二十两,结果收税一百两。八十两,进入了太监和东林党的口袋当中;至于二十两进入了皇帝的口袋当中。
事实上,大明的皇帝最苦逼。
康麻子能游历四方,乾隆能六下江南,可大明皇帝只能窝在家中当宅男,不是不想出去旅游,而是没有钱旅游。其他朝代的皇帝,有钱建造宫廷,有钱装逼;可大明的皇帝只能去斗蛐蛐,玩木匠等低档次,高档次玩不起,因为没钱。
到了崇祯时代,废掉了魏忠贤,启用了文臣,用文臣内斗,实现君权平衡,才坐稳了皇帝。
当然了,崇祯可以继续学天启皇帝,任用太监制约文臣,只是那样的话,可能皇位不保,甚至是性命不保。不要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大明皇子皇孙太多了,崇祯若是不合文臣的胃口,自然有其他替代品。
明朝覆灭后,清军只是三个月就是占据了江南地区,江南人民也是箪食壶浆跪迎满清。东林党们也开始臣服着满清,想要与满清共治天下,正所谓士大夫与君王功治天下!
结果,满清不答应了,我八旗打下江山,自然是我八旗的江山,至于士大夫只是奴才而已,并开始盘剥着江南地区,为北京输血,并开始镇压四川,陕西等地区。
东林党愤怒了,于是在江南地区遍地是烟火,反清复明不断。
结果,满清不仅是平定了江南地区叛乱,还是平定了全国,并对东林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从此,东林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