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是崇祯皇帝 > 第28章熊廷弼自辩!

第28章熊廷弼自辩!

“这个奏章,是弹劾熊廷弼用兵错误!”

在皇宫当中,经历了无尽的愤怒后,天启皇帝平静了下来,递过了一个奏章。

朱信接过了奏章,只见上面写着做多内容,可大致是:“熊廷弼未能集中兵力,凭城固守。面对后金6万到8万八旗军队的进攻,熊廷弼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就应该是四个字:凭城固守。但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先是沿河设了防线,结果后金骑兵踏冰而进。第二道防线是一个品字型布局,西平只有三千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后金军队的进攻。镇武和闾阳的3万多援军,恰好中了努尔哈赤的围城打援之计,与后金骑兵在平原野战争锋,结果全军覆没。所以熊廷弼在广宁之战中没有把这十几万军队收缩,集中来保卫广宁,而是把军队分散了。”

“哈哈,大明十几万大军守城,后金六万大军进攻,也够可以了……”朱信笑道,“只是这个奏折,尽数是胡扯。几十万大军,守在一个城池当中,没有外援,只靠城内的粮食补给……只需要半年,不必大战,就是饿死了……”

“几十万大军,一天吃多少粮食,半年又是吃多少粮食,还要要烧掉多少柴火……这些计算下来,就会发觉,十几万大军,躲在了城池当中,守着城墙,是何其愚蠢!在广宁布置,形成纵深防御,没有错误。”

“况且,广宁之败,主要是西平堡,精锐尽数丧失,导致了广宁看似还有几万大军,其实尽数是弱兵,又是人心浮动,故而守不住了……这个御史,连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就是胡说八道……”

朱信无语了,看着这个奏章。

“还有这个奏章,说熊廷弼,支援不力,导致了广宁失守!”天启皇帝又是递过了一个奏章。

奏章当中,熊廷弼驻右屯,距广宁40里,有兵5000人。在广宁处境危险时,没有及早赴援,而是观望不前。以熊廷弼之声望、地位和权势,危难时机,坐镇广宁,可以稳定军心,不致军民溃乱。王化贞在弃守广宁之前,城内守军尚有16000余人,守御之具甚设,即贼至城下,未必可攻而入也!”

朱信道:“有一半的道理,一半没有道理!一半有道理,就是熊廷弼应该支援,没有道理是,熊廷弼威望没有想象中的高……”

“还有最后一个奏章,指责他丢失辽东几十个城池……未能收拾散卒,御守宁前。当时虽然失去广宁,还有锦州、大凌河、小凌河、宁远、前屯、中后等多处要塞,只要稍加整顿,凭城固守,互相援应,是可以抵挡后金军攻势的。”

天启皇帝无语道。

“凭城固守,互相援应,说得轻巧,实际办不到;王化贞盲目冒进,五出五进,轻信内奸降将,倒是有错。只是这一位跑路太快了……”朱信无语了。

天启皇帝又是丢过一个奏章,一个御史弹劾的奏章,还有熊廷弼自辩奏章。

“熊廷弼还没见后金一兵一卒,居然闻风而退,不敢停留关外,轻率地做出决定,放弃河西大片土地,军民一体撤出关外。王化贞的错误是弃守广宁,熊廷弼的错误则是丢弃辽西。由此,将山海关暴露于后金面前,将京师置于极为危险的境地。”

这是御史弹劾的内容。

接着,是熊廷弼自辩的奏章,为自己跑路找下的理由。

第一、退保山海关是形势所迫。王化贞狼狈不堪地逃到闾阳驿。熊廷弼从右屯领兵驰援。此时河西满目疮痍,“溃兵数万,填委关外,遍山弥谷,西望号呼者,竟日达夕。逃难辽民数十万,隔于溃军之后,携妻抱子,露宿霜眠,朝乏炊烟,暮无野火,前虞溃兵之劫掠,后忧塞虏之抢夺,啼哭之声震动天地”,败局无法挽回。

第二、退保山海关有利于缩短防线,保障供给。当时明朝连年灾荒,天灾**。军饷、粮食、军备运输,都是极大问题。退保山海关既缩短明方防线,又拉长了后金的防线。再辅以坚壁清野,后金很难空着肚子长距离奔命。熊廷弼与韩初命等引领百姓进关。在撤退过程中,下令清野,火烧明军与地方官府的仓储物资与设施,以断绝后金官兵物资,是有远见的。

第三、退保山海关有利于率百万难民入关,缓和了拥溃,护卫了百姓。熊廷弼正是这样做了,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精神。

第四、退保山海关得到多数将领的肯定。熊廷弼之后,王在晋、孙承宗、高第、王之臣、阎鸣泰、袁崇焕、洪承畴都曾经是蓟、辽的经略或督师,是明朝蓟、辽地区的最高长官。除孙承宗、袁崇焕外,都主张退保山海关。孙承宗开始也曾主张退保山海关。皇上也同意了退保山海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