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
望着远去的船只,天启皇帝心中怅然,弟弟还是走了。
北京城还是太小了,留不住弟弟。
弟弟心太大了,总是想要走遍世界,弟弟最喜欢看得就是坤舆万国全图。
坤舆万国全图,首绘于万历十二年(1584),由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和明朝地理学家李之藻合力绘制,弟弟时常抱着这个图,说着一些奇怪的话。
比如,欧罗巴必然崛起,大明必然衰落。
比如,要征服全世界,占据亚墨利加(美洲),到日本进行教化,推到一群倭女;
比如:音尼利亚(英格兰),思可齐亚(苏格兰),以西把你亚(西班牙),佛郎机(葡萄牙)佛兰察(法国),意大利亚(意大利)等等,只是一弱小之国,不足一省之地,仅仅是五万大军,就是占据了亚墨利加,堪比三个大明的地盘。
看着坤舆万国图,弟弟总是兴奋不断,说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欧罗巴,又是要去亚墨利加。
大明太小了,世界太大了!
弟弟总是说,世界的争夺,就是土地的争夺,人口的增多,谁能有广大的人口,有着肥沃的土地,谁就能成为世界霸主。就好似秦国崛起,就是占据着关中肥沃的土地。
大明国土辽阔,可北方之地仅仅是一年一熟,江南也不过是一年两熟,唯有广州是一年三熟;而安南、南洋等地,却是一年三熟。盛世滋丁,又是土地兼并,导致大明百姓百姓少土,或是无土百姓众多,造成流民纵横。
若是能将流民,迁移到了台湾,安南等地,定然能缓解百姓土地不足,土地兼并矛盾。
弟弟说了很多,对于海外兴趣十足。
弟弟说的可能很正确,只是对大明不适合,大明将都城定在了北京,而不是南京,注定了大明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抵御着蒙古和后金根本无力开拓南方。
按照弟弟的想法想要开拓台湾,安南等地,至少每年需要五百万银子投入,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要激战不断,至少需要百年时间,才能略有成就。
需要三百年时间,才能建设成繁华之地。
百年时间太长了,人生又岂能活到百年。
况且,后金不灭,又岂能想到其他。
弟弟的想法很好,只可惜大明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
……
“他走了!”
孙承宗叹息道,对这个学生感情是复杂的。
他为人木讷,仕途不顺,天启即位后,为日讲官,才开始冒头。接着东林党举荐官员,到了辽东连连战败,连续失地。于是,他到了辽东,接着与王在晋发生了冲突。
在冲突当中,在初期,天启皇帝站在他这一边。
可不久之后,天启皇帝却是站在了王在晋一边。
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个学生。
这个学生对他敬重至极,至于王在晋没有一丝交情,甚至连面都是没有见过,可这个学生却是站在了王在晋一边。
回到了京城之后,又是与这个学生辩论多次,皆是被辩驳的哑口无言。
“我大明之错,错在务虚不务实,求虚名胜过实利,就好似项羽。项羽是千古英雄,为人有节操,品德高尚;可刘邦只是小混混,不讲信用,为人卑鄙无耻。”
“现在,我大明是要做讲英雄,讲节操,做丢掉江山的项羽,还是做不要碧莲,却是保住了江山的刘邦!或者说,个人的名声气节重要,还是大明的江山重要……”
听着这些,孙承宗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