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薄却是道:“我大明幅员辽阔,万万里山河,百万大军,名将众多;而后金,不过又一个瓦刺而已,精兵不足六万,粮草不足。岂能是我大明的对手!”
“哈哈哈!果然是书生之见!”朱信不屑道:“金朝有几十万大军,南宋也有几十万大军,可蒙古仅仅是十五万大军,却是灭掉了金朝,灭掉了南宋,席卷欧亚大陆,唯有在日本折戟沉沙!”
“我大明看似有百万大军,可分散在全国各地,力量分散,而能打的不多,真的打不过后金……在过去,讲究与敌人野战交锋;可如今,在辽东,精兵粮足,各种火器齐备,守城军队数量是敌军两倍之多,可守住城池不破,就算是名将!”
“后金强大,我大明必然要灭亡,可这也不是纵容魏忠贤,陷害忠良的理由。魏忠贤到处搜刮百姓,必然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必然流寇纵横,危及我大明!”钱谦益说道。
“是呀,国贼不除,岂能抵御后金!”张薄说道:“魏忠贤嫉贤妒能,排斥良将熊廷弼,导致他去职而去,导致辽阳等地陷落;又是利用阉党王化贞,架空了熊廷弼,导致了广宁失守,几百里沃土沦陷……”
朱信听着,也是无语了。
魏公公真可怜!
张薄真牛逼,张嘴说瞎话,一点也不打草稿。
熊廷弼下台,袁应泰上台,那是东林党的手笔,那时魏公公还在某个角落数蚂蚁;至于王化贞也是东林党出生,兵败之后,被关押要砍头时,才投靠了魏忠贤。
如张薄这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打草稿,到处开大炮,到处轰人,朱信也是佩服不已。
“请殿下劝谏陛下,救下为东林六君子!”夏允彝说道。
“我读过《论语》……”朱信开口了:“在论语当中,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朱信继续道:“在孔子眼中,管仲就是一个小人,人品低劣,心胸狭隘,贪生怕死,不知礼义,不知节俭,连魏忠贤都不如,可孔子却是赞叹他,说他称霸诸侯,抵御了北方蛮夷进攻。没有了管仲,说不定我们要穿胡服了……怕就怕某人,抗击后金成功,成为另一个管仲!”
在几百年后,东林党可谓是臭名远扬,嘴炮出色,内斗出色,跪舔出色,不能打出色。至于魏公公,后世无数人为其翻案。
更是有人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
虽然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的说法似乎是有些荒谬,但事实上阉党的覆灭,让政治失去平衡,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至于,东林六君子,我会救,只是能不能救活,就看运气了!”朱信最后还是说道,“不过,尔等还要警告那些江南士绅,从太祖时代,江南士绅就是对抗朝廷,时常拖欠赋税钱粮,千方百计,偷税漏税……”
“我朝皇帝仁慈,懒得出手,即便是少一些赋税,也不过是少盖几座宫殿而已;可而今,后金崛起,边疆战士缺钱,你们还要偷税漏税,也不要怪朝廷无情……即便是皇上砍掉了魏公公,也会有张公公,李公公……尔等好自为之!”
说着,朱信站起身来,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