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尽在咫尺的日本,朱信心中思绪不断。
他穿越的时代,各种抗日神剧不断,南京纪念活动不断,那时日本经济停滞了三十年,早就向着二流国家迈进。那时,日本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生孩子,国家在萎缩着。
可这个时代,日本在崛起着。
在大明时代,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几十个,几百个大名交战着,织田信长一统了日本,丰臣秀吉继续深化,而德川家康实现了大一统。现在的日本,是德川家族的时代,
战国时代,日本大战不断,混乱不断,在战争当中,日本武士不论是战斗素养,还是在战术上,战阵上,武器上,都是大幅度提升着。又是与中国的海商结合,形成了倭寇。
倭寇当中,三层是日本人,七层是中国人。曾经嘉靖年间,徽人汪直就以这里为根据地,聚众数万,号称“徽王”,舰队纵横,啸聚于此,就连日本幕府也不敢吭声。
近百年过去,然而这里仍是大明海商的天下。现在,李旦盘踞在平户长崎,纵横四海,从南洋到北海到处都有他的船队;又是有颜思齐崛起,也是称霸一方。
还未入港,就有两条小舟从港口开出来。小舟上除了船夫水手,还站着三个日本武士,两个日本翻译。小舟开到水星号边上,水星号放下了绳梯,让武士和翻译爬了上来。
上船的是检使和翻译,开始查船只来路。
日本武士看到船上都是大明人氏,十分高兴,和李元一聊了几句,分外热情。
三个武士检查了一番,确定是大明的船只,就乘船回港了。一刻钟后,又有两条小舟从港口里开了出来,船上的武士用大明官话大声吆喝,引导船只驶进了长崎港口。
进入了港口,众人看到一个十分繁荣的贸易都市。
那港镇方圆十几里,大概有四五万的居民。到处是商馆、店铺、客栈、武士屋邸、妓院等,鳞次栉比,看上去十分繁华。
各色人种行走其间,有唐衣唐冠大明人,剃发留鬓的日本人,还有金发碧眼的荷兰人。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国人,起码有一半人都是中国人。朱信下了船,带众人走在集市里,不断地听到有人讲大明官话。
此时码头上停泊着上百条各色船舶,光是多层甲板的通洋大船就有三、四十条,其中大多是前低后高的中式福船,也有宽敞大肚子的荷兰商船。码头的岸上堆着大批的货物。各个商馆的伙计们忙着整理运输,吆喝声此起彼伏,忙得热火朝天。
原本,朱信还想着不会日语,到了日本只能是借助翻译了,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在日本,中国商人很多,多数说着大明官话;此外,不少日本人也在说着大明官话。
“鄙人李思贤,浙江金华人,万历年间到得日本,现在在日本当坐商。”一名李思贤的大明人上船就躬身行礼,态度恭敬的介绍自己。
“我大明,李元一,南京礼部七品参赞,初次到日本,还请多多关照。”李元一回礼道,“至于这位,乃是大明信王……当今皇上的亲弟弟!”
隐藏身份,这是不存在的,装逼打脸才是王道。
在海外混,一个是靠实力,一个是背景。
十艘船,算是实力强大,可还是不足以震慑那些海寇;唯有大明信王的身份,才足以震慑一切。
“这位是信王!”
李思贤惊呆了,有些不敢相信。
“这是,户部的文书,还有官方的印信……”李元一又是取出了一些文书,还有印信。
李思贤立刻跪倒在地,说道:“拜见信王!”
虽然海外天高皇帝远,可遇到了大明王爷,还是敬畏不已。
“起来吧!”朱信淡淡道,“不用管我,我只是出来游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