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传来消息,天启皇帝颁布了罪己诏!
朱信叹息了一声,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人生有太多的无奈。
大哥,还是太正直了,还是不够无耻!
二十四史当中,史记最为真实,上面记载着为君之道,想要当好皇帝,从来不是亲君子远小人,而是无耻,一个君王只有学会无耻,才能当好皇帝。就好似刘邦。
“哥哥,我也长大了,该到封地台湾了!”朱信说道。
“台湾,我给你,只是台湾太过荒凉了!”天启皇帝道:“还是在京城呆几年再说!”
哥哥舍不得他,朱信只能答应了。
不过经营台湾的方略,开始制定下来,主要是屯田为主,主要是移民台湾,经营台湾。而关键就是招揽李旦、颜思齐等海贼,将他们进行诏安。
朱信开口说了诏安的话语,天启皇帝点头答应,这只是小事情而已,不值得注意。
于是,宫中的太监前去出发了,前去诏安!
时间在流逝着,眨眼之间,六月到了,六月的雨水分外浓烈,连续下了十天,还是不停息。
“去年京城地区,连续干旱了八个月,都是未能下一滴雨;可现在连续下了十天时间,这是要发洪水的节奏!”朱信皱眉道。上一年大旱,今年又是大水。
这不是好兆头!
毕竟,在大明,多是地区都是靠天吃饭,老天爷不给力,旱灾水灾不断,君王也无奈。
再次进入皇宫当中,天启皇帝愁容更多了,京城地区发了大水,灾区面积巨大,需要朝廷钱粮,前去救灾。
“弟弟,我是不是被天谴了!”
天启皇帝问道。
“哥哥,不要多想,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次水灾,主要是气候异常,还有水土流失,还有堤坝多年未能维修!”朱信又是说着理由。气候异常,他也是没有办法。
哪怕在二十一世纪,对于气候异常,也是无奈至极。
不过,却能通过植树造林,通过修建堤坝,缓解问题。
“北京附近,本来就是土地薄弱,生态环境差,这里能养育的百姓有限,可定都京师后,导致了人口有百万之多,超越了承载量……又是大范围开耕土地,导致了树木减少,田地增加,大雨一下,水土的养分尽数流逝了!”
朱信又是普及着科普知识。
可惜没有水泥,制造堤坝,有些难度!
“弟弟,你总能找到太多到了理由!”天启皇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