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医局的建立,档案室建立,还有放宫女出宫,都是试探,都是无关大雅,看似不起眼的改变。可魏忠贤却是从中看出了一二,尚医居是为了拉拢太监和宫女;档案室,是为了更好了解朝堂,也是扶植宫女对抗太监……尽管档案室很小,只是不到十人,最高也只是七品,可着却是苗头的开始,关键是他的无法拒绝。
“还有,有些宫女在宫中,已经数十年了,家中已经没有人了,又是没有一技之长,放她们出宫,又何尝不是害了她们!”
…………
这只是德政的开始,也是当皇帝后第一把火!
接下来,又是召唤二十四监各个中上层,进行了简单的面试,结果得出了结论,各个都是人才。
明朝的太监都是经过专门训练,又是让其读书,辅助皇帝,故而很多太监文化水平很高,各个都是人精。后世说,魏忠贤目不识丁,可朱信考察了魏忠贤一番,却是发觉其很有才华,目不识丁,是后人污蔑的!
暂时,朱信不打算改变什么。
因为无法改变的更好,不如维持原状!
平常批阅奏章,更是轻松至极。奏章都是不用看,直接坐在椅子上,直接有王体乾给他念着奏章,至于魏忠贤端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待咨询。
一切照旧,本来天启去世,惶恐不安的魏忠贤也是安定下来。
这就是朱信要的结果——当家不闹事,稳定压倒一切。
在一些无关重要的部门上,任用了新人,主要是新王府的太监;可在关键部门上,尤其是司礼监和御马监还是用着老人。关键是,将这些新人顶上去,他们能做的比老人更好吗?
用新不如用老,新老接替,需要一段过渡时期。
“陛下,山海关总兵奏报,奴酋努尔哈赤病逝……”
“他死了!”
朱信微微惊讶,立刻上前取过了折子,仔细看起来,上面写着努尔哈赤身亡的消息。
“努尔哈赤死了,皇太极该上位了!”朱信想着,就是头疼不已。
努尔哈赤军事才略出众,可谓是百战百胜,可在政治上属于白痴,可皇太极不仅是军事出众,才是政治出众,比努尔哈赤还可怕。
“事情有轻重缓急。接下来,关于后金的奏章和各地天灾的奏章,率先禀告我,不得有丝毫延误!”朱信说道。
“奴婢知道!”
王体乾说道。
“对后金了解多少?”朱信又是询问道,“后金有多少兵,努尔哈赤有几个儿子,有将领为何人,有粮草多少,武器装备如何?”
“建奴有精兵八万,辅兵十二万,以重甲步兵为主,又是善于骑马,行动速度快……”魏忠贤回答着,随着建州的情况。
只是朱信却是皱眉道,显然魏公公对于后金也是了解不太清楚,多数靠着前方将领的奏章。而前方将领的奏章,多是有夸张和比喻,至于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而锦衣卫和东厂,主要是关注大臣,关注江南士绅,对于建州了解很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动,情报先行!”朱信说道:“在东厂,要设置辽东司,专门探查辽东情报;锦衣卫也不能太清闲了,也要设置建奴司,探查后金情报!”
“老奴知道!”王体乾回应道。
又是到了下午,陆续召见了锦衣卫、东厂,组建了两个关于后金的情报组织。
两个情报组织,功能上重叠,相互斗争,又是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