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是崇祯皇帝 > 第81章官营铁矿

第81章官营铁矿

此刻,他要让新登基的皇帝,明白权力所在,同时要让臣子们恪守着臣子职责。

维持皇权的顺利交接,是他这个首辅的职责,让新登基的崇祯明白皇权的限制范围,维护文官集团的权力和利益,也是他的职责。

…………

散朝之后,又是批改奏章!

大约是一个时辰后,奏章批改完毕,任务完成了!

“陛下,徐光启求见陛下!”这时,一个太监上前说道。

“召!”朱信只是说了一个字。

不久之后,徐光启出现了,立刻跪倒在地上,“陛下,燧发枪、刺刀、手榴弹等已经制造好了!”

“先生请坐!”

朱信说道,徐光启起身,立刻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又是品着茶水。

在大明,大臣单独接见议事时,需要跪奏,跪着说话……要知道,在宋朝时代,文臣是站着说话的。可元朝开始却是这样,明朝也是沿袭着元朝的规则。看到了六十多岁的老爷子,跪着说话,朱信就是不自在。

文臣能给大明皇帝跪下,自然也能给清朝皇帝跪下。

明朝皇帝,不尊敬臣子,也不要怪臣子们背叛。

当皇帝不久后,朱信就是废除了臣子独奏时,跪着上奏,而是给予座椅和茶水。

在过去,大臣单独奏事多是一种宠信的标,志可对于讨论政事并没有多大帮助。可现在,和皇帝单独奏对,却是要许久时间,也是他能更好了解臣子的。

…………

“这就是刺刀吗?”

朱信看着刺刀,此刻刺刀长约三尺,套在了火铳上,好似一把长枪一般,尝试着刺杀,结果威力不错。又是看了手榴弹,制作上也不错。只是没有拉环,还制造不出拉环。

不过,上面用瓷器封住,使用时敲开,然后点火,抛射而出。只能抛射出二十步到三十步。

此刻,他已经离开了皇宫,到了东研究所。

“火器制造,质量是第一!”朱信叮嘱道:“还要降低成本,在提升钢铁的产量,还有质量!”

又是向徐光启询问着如何炼钢,徐光启回应着,

现在大明的炼钢技术,很是发达,各种锻造技术迭出,只是朱信听着却是一头雾水,坑爹至极,前世没有学好炼钢术,现在有些坑人了。

“先生。接下来你要编著一本炼钢的书籍,供朕阅读,还要筹划建立炼钢厂!”朱信说道,“没有钢铁厂,我们打不赢八旗军!”

“陛下,太祖不允许建立钢铁厂!”徐光启说道。

“怎么可能!”朱信惊呆了。

接着,徐光启介绍着,大明真的没有官办铁厂。

洪武十五年五月,广平府(今河北省境内,当时属河南)一官吏王允道说磁州临水镇产铁,元时这里一年可以收铁百万斤,建议朱元璋照旧办理,结果朱元璋回答:朕闻治世天下无遗贤,不闻天下无遗利。且利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利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今各冶铁数尚多,军需不乏而民生业已定。若复设此必重扰之,是又欲驱万五千家于铁冶之中也。杖之流海外。

王允道好心提建议增加国家收入,结果反被“杖之流海外”。类似磁州临水镇这类地区,民间为谋利也必然采铁冶炼,明政府似乎不但未开办铁冶所,亦不收铁课。

洪武二十五年曾经有一次大规模国家开炉冶炼,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明实录》记载:“各处续开炉冶,今已三年,而内库见贮铁凡三千七百四十三万余斤。上以库内储铁已多诏罢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输课程每三十分取其二。”开炉三年贮铁3743万余斤,应是原先各地规定的上交铁配额数量再加上开炉冶炼再减去消费后的结果。又过了两年半不到,官员报告库存铁不够用,申请重新开炉,朱元璋命令暂开炉一年:“工部臣言:各处铁冶久已住罢,今内库所贮铁有限,而营造所费甚多,恐岁用不敷。上令暂开炉冶一年,仍复住罢。”

明初官营产铁完全视政府需要而定,需要时在指定的铁冶所开炉冶炼,不需要时就停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