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以来,他算是勤政。
至于改革科举,废掉八股文,他没有胆子;至于革掉士绅阶层的命,也没有**;发展资本主义,他不想上断头台,也不像瞎比比。
在皇宫内,施展一些手段,掌控了十二监;在朝堂内,让东林党和阉党实行了平衡;开头了五个通商口岸,然后建立了台湾府;建立了东西火器研究所,管理了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等;然后开始整顿京营。
各个政策草案已经通过了,只是具体的细节,还要执行,却还要等待某些人,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果。
毕竟,这是大明,在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是慢节奏,导致了政府办事效率也是慢节奏……其实,没有火车,没有电报,想要快也快不起来。
又是到了档案室,开始翻看一些书籍,到了傍晚的时刻,才起身离去。
紫禁城很大很大,朱信开始随意闲逛着,不知不觉中来到御花园,奇花异草争妍斗媚,万紫千红,清香扑鼻,忽然一缕琴音传入朱信耳中,曲调悠悠婉转,明净透彻,不染凡尘,令人闻之俗虑尽消。
“是谁?”
“是李才人……”徐应元说道。
“是她……”朱信向着琴音传来的方向摸去,转过一片花丛,只见碧波池畔有个小亭,亭中李十娘对面小池幽然独坐,缓缓拨动着身前一具古琴,另有十余名侍女站在小亭之外,听得如痴如醉,谁也不敢出声打扰,四下里一片清幽静谧。
李十娘背影儿极美,纤尘不染,身姿纤细而曼妙,阵阵春风习动,满头青丝披洒下来,在她背后轻轻荡漾,恍惚中那一抹美绝人寰的剪影,美的不食人间烟火,如梦似幻,恍如神仙中。
“皇上来了!”亭外一个侍女,忽然发现了他的身影,轻声道。
朱信犹豫一下,施施然走了出来。
“皇上!”宫女们一阵惊呼,震惊过后慌忙俯身跪拜。
“平身。”朱信浑不在意,含笑走上前。
“妾身,拜见皇上。”
“快快请起!”朱信抢上一步,伸出双手托着她两臂,轻轻扶了起来,一缕幽幽清香沁入鼻端,如兰似麝,他心头猛地一荡。
李十娘一碰到他,娇躯触电似的,白皙的脸颊浮上一抹酡红。
两人无言相对,朱信望着李十娘,说道:“宫中住的可好?”
李十娘笑道,“只是有些寂寞而已!”
说着,两人站起身来,在御花园当中,闲逛了起来,闲谈着。
“当皇帝,不如当亲王好?若是当了亲王,现在早就在台湾钓鱼了,可现在,在北京城什么都是干不了,只能小修小补,不能大动作,皇帝看似至高无上,可很多时刻,什么都是做不了!”
朱信说着,说着这些天的经历。
“陛下,国事妾身也不懂,治大国如烹小鲜,急躁不得!”李十娘说道。
“急躁不得……只是我时间不多了,我大明有末世之兆,朕一个不慎,就可能成为宋徽宗,大明由此而亡。大哥将国事,寄托给了朕,朕不能丢了万里山河!”
朱信叹息道:“群臣误我!满朝的臣子们,只会打嘴炮,而不会干实事,若是有一天,八旗军打入了北京城,多数跪迎满清!”
想着想着,朱信就是带着嘲笑。
大清进攻来的时刻,很多文臣武将皆是投降了,很多百姓也是投降了……那时满清得天下太容易了,于是开始飘了,要剃发,要搜刮民财,于是无一夜之间,无数臣服的文臣武将纷纷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