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创造这本书,主要是受到了电影《大明劫》的影响。
在电影当中,孙传庭很是悲壮……事实上,我也不喜欢大明。在历朝历代当中,国人最喜欢汉唐,最不喜欢清朝,其次是明朝,再次才是宋朝。
明史也太厚了,很多时刻没有时间看。其实,最喜欢看得是史记,因为真实,后世的史书都是太假了!
到了后来,当年明月讲明史,才开始了解着大明。
那时,崇祯给人的印象就是勤政、刚烈、无能。勤政自然不必说了,每天办公不断;至于刚烈,比起阿斗的乐不思蜀,靖康之耻当中宋徽宗、宋钦宗的无能,还有咸亨皇帝的跑路,慈溪的跑路,崇祯上吊刚烈无比。
中华五千年历史当中,投降的君王很多,敢于自杀死国的很少,崇祯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无能,比如大明劫当中,崇祯让孙传统出兵潼关,错误指挥,导致了孙传庭全军覆灭……当时,觉得崇祯很无能。可慢慢的明白了,崇祯在为某些人背锅。
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古代交通不方便,根本无法遥控指挥,所谓崇祯逼迫孙传统出潼关交战,只是为了抹黑崇祯。真实原因是,孙传统粮草不济,军心涣散,不得不出战。
皇帝活着时,皇帝是没有错误的,有错误的是臣子;同样国家灭亡了,忠臣们没有错误,有错的是皇帝,有错的是奸臣,不然如何显示出大明该灭亡,清朝顺应天命。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一个国家快要灭亡了,就好似进入了癌症晚期,难以挽救了,这时再好的名医,再好的治疗,也是无用了,顶多是延寿而已,哪怕是穿越者出现有不行,除非有红警,有外星人基地,跨越了好几个科技层次。
同样的,大明到了崇祯时代,各种问题集体爆发,又是天灾**,哪怕是朱元璋重生也是无力挽救!
还有明史上说,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是如何如何厉害,可事实上是吹出来的。还有卢象升、孙传统等,他们都是爱国将领,可军事水平却很有限。
他们只是传统的读书人,没有上过军校,过去也是文职为主,对于军事的了解,只是几本兵书而已,可赶鸭子上架,只能去当兵了。他们又是不幸的,没有曾国藩运气好。
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交战初期,也是败仗不断,可是那时清朝家底厚,能给他不断交学费(就是不断打败仗),于是湘军慢慢成长,最后灭掉了太平军。